甘青寧將聯合開展黃河生態環保地質工作
記者20日從(cong) 地質科技創新暨第三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地學合作推進交流會(hui) 上獲悉,甘肅、青海、寧夏三省區將在2022年至2025年間,聯合開展地質工作,助推黃河流域上遊生態保護與(yu) 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甘肅、青海、寧夏三省區將以“一盤棋”思想,重塑黃河上遊基礎地質調查總體(ti) 格局,聯合實施黃河流域上遊基礎地質調查;牢固樹立總體(ti) 國家安全觀,聚焦能源和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統一規劃部署、整體(ti) 勘查實施,聯合開展能源和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勘查;聯合開展黃河流域上遊地區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循環綜合調查評價(jia) ,全麵提升流域整體(ti) 水資源調查、監測、評價(jia) 、區劃全鏈條工作能力,科學把握水資源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關(guan) 鍵支撐與(yu) 製約作用,提高區域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技術保障;聯合開展國土空間生態狀況調查監測評價(jia) 預警,合力健全黃河流域上遊三省區國土空間生態狀況調查監測評價(jia) 預警體(ti) 係。
據了解,地質科技創新暨第三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地學合作推進交流會(hui) 是第五屆中阿博覽會(hui) 技術轉移與(yu) 創新合作大會(hui) 的專(zhuan) 場活動之一,甘肅、青海、寧夏三省區聯合開展地質工作,將進一步提高黃河流域上遊基礎地質工作程度,實現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優(you) 化水資源配置、完善生態空間格局的目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萬類霜天競自由——四川省阿壩州珍稀動物增至142種
金雕翱翔天際、馬鹿在沼澤間悠閑吃草、黑頸鶴和牧民的犛牛和諧相處……在長江、黃河上遊的生態屏障——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已增至142種。 [詳細] -
三江源地區首筆“鄉村振興活畜貸”成功發放
記者23日從中國人民銀行果洛中心支行獲悉,地處青海南部的三江源地區首筆“鄉村振興活畜貸”成功發放。 [詳細] -
祁連山南麓雲物理梯度觀測試驗場正式建成
“通過多日的調試,祁連山南麓雲物理梯度觀測試驗場正式建成。”青海省氣象災害防禦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韓輝邦23日上午對外表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