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瀕危珍稀動物林麝現身廣西自然保護區
廣西林業(ye) 部門23日介紹,廣西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整理紅外相機監測資料時,收集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國瀕危珍稀動物林麝活動視頻。去年以來,林麝的身影多次出現在廣西境內(nei) 自然保護區。
據介紹,林麝喜獨居,生性膽小、機警。其雄性分泌的麝香藥用價(jia) 值高,素有“軟黃金”之稱,以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不少人受利益所驅瘋狂獵捕林麝,其種群數量直線下降。
2020年4月,廣西弄崗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林麝活動;2020年10月,廣西大明山保護區采集保護區內(nei) 紅外相機數據時,也發現野生林麝活動影像;如今,林麝又在廣西木論自然保護區被拍到。
據介紹,廣西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重要的物種基因庫,有維管束植物1734種、陸生脊椎動物367種、大型真菌450種、洞穴生物118種。廣西木論保護區與(yu) 貴州茂蘭(lan)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接壤,共同構成了地球同緯度地區唯一幸存、連片麵積最大、保持最完好的喀斯特森林生態係統,共同列入“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chan) 名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長江文明館:感受長江魅力 領略自然雄奇
走進鳥語花香的武漢園博園,除了欣賞各種風格的中式園林,還有一座國家一級博物館不容錯過,那就是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於2015年9月落成開放。[詳細] -
仰望星空 青海冷湖可比肩國際最佳天文台址
8月18日,《自然》發布了我國科研人員一項關於天文觀測選址的重大科學進展。在青海省地方政府支持下,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團隊於2018年1月在青海冷湖地區開啟天文觀測選址工作。[詳細] -
三江之源黨旗紅 譜寫玉樹新篇章
70年來,黨的執政之基越夯越實。從1950年12月第一個機關黨支部成立,1955年10月第一個農牧區黨支部成立,到目前的956個黨支部,24053名黨員,黨的基層建設不斷鞏固和夯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