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大省青海特色生態文明製度體係基本建立
記者27日從(cong)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特色的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基本建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曆史性成就,新青海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青海作為(wei) 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區域,是黃河、長江、瀾滄江的發源地,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北半球氣候敏感啟動區、全球生態係統調節穩定器和高寒生物自然物種資源庫,生態地位特殊而重要,生態責任重大而艱巨,肩負著全麵築牢國家生態安全根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任務。
據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立足“青海最大的價(jia) 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省情定位,堅持生態優(you) 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建成中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華水塔”持續豐(feng) 沛潤澤,“大美青海”愈加潔淨美麗(li) ,綠色循環低碳成為(wei) 發展常態,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基本建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曆史性成就,新青海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此外,中共青海省委日前還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表示要率先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新高地。
《行動方案》提出,以生態優(you) 先、係統保護,低碳節約、綠色轉型,以人為(wei) 本、共建共享,改革創新、示範引領為(wei) 基本原則;到2025年,青海特色生態文明體(ti) 係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取得係統性突破性標誌性成果;到2035年,青海特色生態文明體(ti) 係全麵建立,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基本實現,生態文明高地基本建成;到本世紀中葉,青海特色生態文明體(ti) 係融合深化,全麵建成更加完備、更高水平、更具影響、更美形態的生態文明高地。
《行動方案》還要求,全力打造生態安全屏障新高地,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全力打造綠色發展新高地,培育和構建具有青海特色生態經濟體(ti) 係;全力打造中國國家公園示範省新高地,建設美麗(li) 中國重要展示窗口;全力打造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新高地,攜手共建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全力打造生態文明製度創新新高地,推動生態保護體(ti) 係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全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護和係統治理新高地,塑造協同治理提質增效示範樣板;全力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新高地,建好管好國際高寒高海拔地區生物自然物種資源庫;全麵提升生態文明建設能力水平,為(wei) 打造新高地提供堅強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從“家家燒牛糞”到“綠電出高原”
盛夏時節,正值牛羊育肥季,草原上牛糞隨處可見,而背著籮筐撿牛糞的場景日漸減少。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近年來農牧區傳統能源替代工程的實施。[詳細] -
圖解|西藏高水平生態環保助力高質量發展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西藏的投入,翻開雪域高原的生態文明“答卷”,一組組數據,反映了西藏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顯著成績。[詳細] -
網友熱議塞罕壩精神——一棵樹 一片林 一群人
8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時強調,要傳承好塞罕壩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再接再厲、二次創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