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讓青山常在 綠水長流 空氣常新

發布時間:2021-09-02 09:25:00來源: 人民日報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眾(zhong) 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共識和呼聲。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從(cong) “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到“萬(wan) 裏藍天白雲(yun) 遊,綠野繁花無盡頭”的萬(wan) 畝(mu) 林海,今天的塞罕壩林場早已成為(wei) 河的源頭、雲(yun) 的故鄉(xiang) 、花的世界、林的海洋。近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河北承德考察時第一站就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勉勵林場職工“要傳(chuan) 承好塞罕壩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再接再厲、二次創業(ye) ,在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上再建功立業(ye)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各地考察時提出一係列新要求。在貴州,囑咐“守住發展和生態兩(liang) 條底線,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在福建,要求“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在青海,指出“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在西藏,強調“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念茲(zi) 在茲(zi) 的,是關(guan) 乎綠水青山的生態賬本;籌謀擘畫的,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浙江安吉關(guan) 閉塵土飛揚的礦區,反而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非但沒有影響經濟發展,反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內(nei) 蒙古庫布其沙漠治理者幾十年持之以恒防沙治沙,創造了可觀的生態財富……一個(ge) 個(ge) 經過實踐檢驗的綠色樣本,深刻揭示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有力證明生態環境投入是關(guan) 係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入。正因如此,“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內(nei) 容,被寫(xie) 進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眾(zhong) 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共識和呼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老百姓的幸福感來自哪裏?就來自良好的生活環境。”環視身邊的自然環境,漢水迢迢,一江碧流、澄澈北上;烏(wu) 蒙山下,“綠海”重生、珍禽歸來;西子湖畔,天朗氣清、岸綠景美;秦嶺山麓,青山環抱、草木蔥翠……從(cong) 堅決(jue) 打贏藍天保衛戰,到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從(cong) 全麵禁止洋垃圾入境,到持續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一係列生態環境治理舉(ju) 措和成果表明: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wei) 民,集中攻克發生在人民群眾(zhong) 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提供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就能讓人民群眾(zhong) 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wei) 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guan) 鍵時期。一方麵,我們(men) 要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hui) 發展,統籌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另一方麵,作為(wei) 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yu) 者、貢獻者、引領者,我們(men) 要和各國一道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曆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複蘇”,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wei) 全球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共建繁榮、清潔、美麗(li) 的世界。

  “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永續利用,惠澤子孫”,在福建省三明市將樂(le) 縣高唐鎮常口村,村規民約碑上刻著這樣的話語。20多年前,時任福建省委副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同誌在這裏調研時語重心長地叮囑:“青山綠水是無價(jia) 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從(cong) 常口村到塞罕壩都深刻表明,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ye)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