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綜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中國案例”獲多國生態專家點讚

發布時間:2021-09-09 11:02:00來源: 新華網

  從(cong) 極度瀕危物種海南長臂猿喜添“新丁”,到雲(yun) 南野生亞(ya) 洲象群的北移經曆……近年來,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暖心故事不斷湧現。在法國馬賽舉(ju) 辦的第七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hui) 期間,多位與(yu) 會(hui) 者為(wei) 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中國貢獻”點讚,並認為(wei) 一些“中國案例”堪稱典範,對世界其他國家具有借鑒意義(yi) 。

  海南長臂猿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定為(wei) 極度瀕危,名列全球25種瀕危靈長類物種之一,目前僅(jin) 分布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區範圍內(nei) 。5日,海南省政府新聞辦舉(ju) 行中國海口-法國馬賽聯合新聞發布會(hui) 並宣布,海南長臂猿喜添兩(liang) 隻嬰猿,其種群數量恢複至35隻。同時,馬賽現場發布了《海南長臂猿保護案例》的重大成果。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hui) 主席羅德裏格斯表示,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穩步恢複的消息令人振奮,這凸顯了近年來中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麵的成效。“這個(ge) 發生在中國海南的生動例證給全球瀕危靈長類保護帶來信心和希望。”

  美國靈長類動物學家拉塞爾·米特邁爾表示,海南長臂猿保護是非常好的模式,對其他瀕危或極度瀕危物種的保護具有借鑒意義(yi) 。

  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生物和人類學學者蘇珊·切恩說,長臂猿繁殖緩慢,種群數量需要幾十年才能恢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海南長臂猿僅(jin) 存7至9隻,目前種群數量恢複至35隻。這個(ge) “成功案例”來之不易,是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懈努力的結果,也是中國和國際專(zhuan) 家學者、保護人士的合作成果。

  據了解,為(wei) 恢複海南長臂猿棲息地生態,自2005年起,海南省林業(ye) 部門改造修複海南長臂猿棲息地5000多畝(mu) ,種植超過30萬(wan) 株長臂猿喜食的鄉(xiang) 土樹種。受台風等自然災害影響,海南長臂猿棲息的森林經常出現滑坡,阻隔了猿群的通道。“貼心的”當地林業(ye) 工作者就在滑坡處種下成片本土樹苗和長臂猿喜食樹種,並為(wei) 長臂猿搭建繩橋,以供它們(men) 穿越滑坡地帶。

  全球荒野基金會(hui) 主席萬(wan) 斯·馬丁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領導層支持地方社區,地方社區有意願付諸行動,通過這些努力,這個(ge) 物種從(cong) 滅絕邊緣被拯救回來了。”

  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麵還有很多成功案例。例如:朱鹮從(cong) 1981年的7隻增長到現在的幾千隻;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1800多隻,受威脅等級從(cong) “瀕危”降為(wei) “易危”;藏羚羊受威脅等級從(cong) “瀕危”降為(wei) “近危”。

  馬丁曾多次到訪中國。他表示,中國保護大熊貓的項目讓人驚歎。“中國國家公園係統的創建目的十分明確,不是選擇風景秀美的地方,而是保護特殊的種群,不僅(jin) 保護特定的動物,還包括植物群和動物群。中國展現了一幅自然保護的美好畫卷。”

  前段時間,雲(yun) 南西雙版納亞(ya) 洲象群的北移經曆是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又一個(ge) 暖心故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裁兼理事會(hui) 主席章新勝接受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說:“亞(ya) 洲象北移途中,居民主動避讓,使象群得以自由漫步。這一幕幕感人情景溫暖了全球,成為(wei) 中國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範例,世界媒體(ti) 的關(guan) 注和點讚也呈現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貢獻和引領。”

  法國生態學家帕特裏克·季洛杜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象群北移經曆是雲(yun) 南積極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又一實例。如今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護環境和物種,中國人民的環保意識也大大增強。”

  法國保樂(le) 力加集團首席執行官亞(ya) 曆山大·裏卡爾在馬賽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中國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普遍提升,外企想要在中國獲得發展,想要留住人才、吸引消費者,必須承擔起在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麵的社會(hui) 責任。(執筆記者:徐永春;參與(yu) 記者:於(yu) 帥帥、周慧敏、劉芳、陳晨、肖亞(ya) 卓)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融合發展撬動能源轉型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大規模、高比例發展零碳能源是必然趨勢。以水風光為代表的零碳能源特別是風光等新能源,雖然具有清潔零碳等諸多優勢,但也存在間歇性、波動性等短板。 [詳細]
  • 西藏自治區農科院開展鹽湖生物資源考察工作

    鹽湖是青藏高原主要湖泊類型。據統計,在青藏高原麵積≥1 湖泊中,鹽湖數量占1/4。 鹽湖的生物資源和水係生態資源,不僅對維持青藏高原脆弱生態係統的穩定與平衡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詳細]
  • 中國瀕危珍稀動物林麝現身廣西自然保護區

    廣西林業部門23日介紹,廣西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整理紅外相機監測資料時,收集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國瀕危珍稀動物林麝活動視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