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科技提升草原生態修複能力促進生產發展

發布時間:2021-09-23 10: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科技提升草原生態修複能力促進生產(chan) 發展
圖為(wei) 青海境內(nei) 的草原。 李江寧 攝

  22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科技廳獲悉,日前,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zhuan) 家對青海大學承擔的科技成果轉化專(zhuan) 項“高寒草地生態係統自然恢複技術集成與(yu) 示範”項目進行了現場驗收,該項目推動了退化草地植被的自然恢複和草地生態係統的穩定發展,促進了生態恢複和生產(chan) 發展。

  據介紹,高寒草地植物物種多樣性在氣候變化下生產(chan) 力維持過程中起著關(guan) 鍵作用。如果未來植物多樣性喪(sang) 失,高寒草地對氣候變化的緩衝(chong) 作用降低,就會(hui) 威脅到生態係統的服務功能。

  該項目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默勒鎮、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大武鎮、甘德縣江千鄉(xiang) 和達日縣窩賽鄉(xiang) 各建立試驗基地1個(ge) ,建成退化天然草地休牧示範區6萬(wan) 畝(mu) 、示範推廣麵積達56萬(wan) 畝(mu) ;休牧3年後,示範區植被蓋度提高到85%,牧草產(chan) 量提高到55%;累計建植飼草料基地1.2萬(wan) 畝(mu) ,畝(mu) 產(chan) 青幹草達450公斤;在瑪沁縣大武鎮的天然草地定向培育打儲(chu) 草基地1萬(wan) 畝(mu) ,畝(mu) 產(chan) 青幹草達320公斤。累計返青期圈養(yang) 家畜143000羊單位。

  近年來,青海堅持因地製宜、分區治理,精準施策、靶向修複,在三江源地區突出黑土灘治理和生態修複,著重保護恢複草原植被,提高水源涵養(yang) 能力,鮮草產(chan) 量每畝(mu) 增加42.3公斤,草原水源涵養(yang) 量增加28.4億(yi) 立方米。在環青海湖地區推行以草定畜,穩定草原生態。在祁連山地區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維護生態係統完整性,豐(feng) 富生物多樣性。在柴達木地區重點開展沙化草地治理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提高草原植被蓋度,減少水土流失,降低土壤風蝕程度。在河湟地區開展退化草原人工種草、荒山荒坡治理,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同步改善。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