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綠色生活靚農家

發布時間:2021-11-02 10:32:00來源: 青海日報

  在金秋十月,我們(men) 驅車前往海東(dong) 市平安區沙溝回族鄉(xiang) ,仿佛置身於(yu) 金色的海洋中,陽光的照耀下,到處都是一片金黃色。

  公路兩(liang) 邊的田野裏,冬油菜也發出了新芽,在一片金黃中迸發出綠意。進入村莊,道路幹淨整潔,一排排民房錯落有致,目之所及,果樹迎客、籬笆引路、前庭後院花紅果熟,仿佛來到了世外桃源。

  而之前,沙溝鄉(xiang) 卻不是如今這樣一幅山水田園的樣貌。

  “以前村裏道路很窄而且坑窪不平,村民在房前屋後隨意堆放垃圾,衛生環境也不好,生活環境更是髒亂(luan) 差。現在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道路寬了路麵也平了,村民的生態保護意識提高了,自家的垃圾會(hui) 收集整理好後等著集中處理。現在村上還配備了保潔員,他們(men) 每天不間斷地在村裏打掃收拾垃圾廢物,村子開始一點一點變美了。”沙溝鄉(xiang) 沙溝村村民馬良說。

  沙溝鄉(xiang) 是一個(ge) 主要以農(nong) 作物種植和傳(chuan) 統養(yang) 殖業(ye) 為(wei) 主的鄉(xiang) 村,前些年,走在巷道裏坑坑窪窪,冬天,群眾(zhong) 主要以土炕取暖,燒炕主要用曬幹的牛羊糞便和麥草秸稈為(wei) 主,冒出的“炕煙”籠罩著整個(ge) 村莊,生態環境汙染問題很多,還嚴(yan) 重影響群眾(zhong) 生活質量。

  近兩(liang) 年,沙溝鄉(xiang) 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黨(dang) 建引領,創新工作思路,黨(dang) 員帶頭開展道路清掃、義(yi) 務植樹、衛生環境綜合整治等,引領群眾(zhong) 自覺參與(yu) 到生態環境建設中來。

  今年,全鄉(xiang) 的各個(ge) 村社積極開展鄉(xiang) 村綠化,在公路沿線,房前屋後,空閑地共補植補栽雲(yun) 杉、金葉榆、碧桃等各種綠化植物,現在各類樹木達到了6000多棵。

  各個(ge) 村社還並以村為(wei) 單位,以“門前三包”為(wei) 載體(ti) ,以“三渠三線五片”為(wei) 重點區域,開展村莊清潔,深入開展秸稈垃圾禁燒、畜禽養(yang) 殖汙染防治等,徹底清除區域內(nei) 垃圾,消滅屋前屋後“髒亂(luan) 差”現象。

  這兩(liang) 年,沙溝鄉(xiang) 積極引導群眾(zhong) 轉變生產(chan) 生活方式,大力推進清潔取暖設施改造,在桑昂村投資16萬(wan) 元率先實施電暖炕、牆暖和智能馬桶試點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全麵安裝電暖炕,全麵提升了農(nong) 村人居環境質量,從(cong) 源頭上解決(jue) 冬季“炕煙圍城”問題。全鄉(xiang) 投資100多萬(wan) 元實施“小垃圾、大民生”生態小型垃圾焚燒爐項目,並將垃圾進行統一收集,集中焚燒處理,以低投入實現良好的經濟和生態環保效益。

  現如今,沙溝鄉(xiang) 不斷探索發展“黨(dang) 建+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讓全鄉(xiang) 黨(dang) 員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第一線爭(zheng) 當綠色先鋒,將基層組織建設活力轉化為(wei) 生態保護的內(nei) 生動力,構築沙溝生態文明建設堅強堡壘。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保護生態是我們的驕傲

    在一處平坦的草場上,身穿迷彩服,戴著印有“三江源園區管護員”袖章的生態管護員一邊巡查一邊把丟在草甸上的垃圾撿拾到垃圾袋中。 [詳細]
  • 青海:堅持生態優先 教育大有可為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