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綠色驛站實施五年 可可西裏公路沿線垃圾“有處可投”
“如今,從(cong) 青海省格爾木,經過可可西裏,到長江源頭,青藏公路綠色驛站青海段已投運五年,已吸引近1000名誌願者接力參與(yu) ,收集和帶走了50萬(wan) 件垃圾。”中國民間環保組織“綠色江河”負責人楊欣1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青藏綠色驛站”項目是由青海省政府與(yu) 綠色江河合作共同在青藏公路沿線建立的垃圾回收站,以垃圾回收為(wei) 主,兼顧提供長途貨車司機、自駕車遊客短暫休息和生態資源及環境保護宣傳(chuan) 的公益性站點。該項目目前在青海境內(nei) 已建成格爾木驛、昆侖(lun) 泉驛、昆侖(lun) 山驛、三江源驛,長江源驛、風火山驛6個(ge) 驛站。
楊欣介紹,基於(yu) 調查,綠色江河號召青藏公路上的自駕車遊客,參與(yu) “帶走一袋垃圾”項目,利用空返車輛將長江源的垃圾運至有處理能力的城市,有效減少水源地垃圾汙染並回收利用資源,且探索出“分散收集、長途運輸、集中處置”的青藏高原垃圾收運方式。
“通過五年的探索和示範,為(wei) 使青藏公路昆侖(lun) 山口至唐古拉山口450公裏兩(liang) 側(ce) 的垃圾‘有處可投’,分布在青藏公路青海境內(nei) 的6個(ge) ‘青藏綠色驛站’於(yu) 2016年啟動實施,從(cong) 格爾木到唐古拉山鎮延伸420公裏,穿越柴達木盆地、可可西裏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三江源國家公園、昆侖(lun) 山國家地質公園等多個(ge) 重要地理單元。”楊欣說,每個(ge) 驛站由停車場和集裝箱改造的房屋組成,集裝箱房屋分為(wei) 不同功能的遊客服務房、垃圾收集工具房、誌願者宿舍、廚房、環保旱廁等,集裝箱房屋成本低,便於(yu) 整體(ti) 吊裝運輸,更適應於(yu) 青藏綠色驛站按季節開放的運轉特點。
“這幾年,通過我們(men) 共同的努力,長江源區以及可可西裏沿線的環境也有了較大改變。”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站長吐旦旦巴對中新社記者說。
來自廣州的誌願者李林昊今年年初在綠色驛站工作,“我們(men) 誌願者平時的工作就是在沿線撿拾垃圾,並開展垃圾調查,獲得全麵準確的垃圾數據,為(wei) 當地垃圾處理能力建設提供依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華水塔”青海:2035年基本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北部橫亙青、甘兩省“生命之源”祁連山,東北部是中國內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詳細] -
青海湖監測到水鳥近19萬隻 越冬大天鵝560餘隻
記者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11月24日開展的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冬季巡護監測,共監測到水鳥30種18.99萬餘隻,較上年同期增加36.5%。[詳細] -
罕見!攝影師在青海拍下狼群列隊出沒場麵
近日,攝影愛好者在三江源核心區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智青鬆多鎮境內拍攝到狼群列隊出沒壯觀景象,該狼群共有12匹組成,個個膘肥體壯,毛色發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