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我們的家鄉——冬日黃河別樣美麗

發布時間:2021-12-15 10:43:00來源: 甘肅日報


冬日的黃河瑪曲段美麗(li) 如畫。


臨(lin) 夏市大夏河畔,市民與(yu) 紅嘴鷗親(qin) 密接觸。


瑪曲縣草原上展翅的雄鷹。


碌曲縣草原上的狐狸成為(wei) 捕鼠能手。


越冬的大天鵝和眾(zhong) 多候鳥在尕海濕地浴雪歡歌,翩翩起舞。


黃河永靖段,黃河與(yu) 洮河交匯處“涇渭分明”。


搬出尕海濕地核心區,定居在秀窪新村的達巴一家溫暖而又舒適。

  入冬以來,在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尕海國際重要濕地越冬的大天鵝和眾(zhong) 多候鳥浴雪歡歌,翩翩起舞,為(wei) 冬日的草原帶來了生機,成為(wei) 高原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六不像’前段時間在尕海出現,我們(men) 還拍到了清晰的畫麵。”甘肅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尕海保護站站長香毛吉激動地給記者翻看手機上的視頻。

  香毛吉說:“碌曲縣依托‘黃補’區項目先後將湖邊的尕海鎮、鎮屬機關(guan) 單位遷移出了核心區,對居住在尕海湖邊的牧民群眾(zhong) 實施了整村搬遷,有效降低了對候鳥的幹擾。”

  如今,尕海濕地生活著大天鵝、黑鸛、蒼鷺、斑頭雁、赤麻鴨、鹮嘴鷸等濕地動物86種,特別是水鳥種類達到63種,每年前來棲息和繁殖的鳥類約有2.5萬(wan) -3萬(wan) 隻,這裏成為(wei) 鳥類的天堂。尕海濕地生態修複工程成效逐步顯現,原來部分退化的濕地得以恢複,生態效益明顯。

  尕海湖邊的秀窪新村經過三次擴建,目前308戶已全部定居新村。部分牧民從(cong) 牧場走向了市場,部分牧民賣掉牲畜“轉行”專(zhuan) 門從(cong) 事牧家樂(le) ,讓草場得到休養(yang) 、生態不斷改善,實現了“綠水青山”與(yu) “金山銀山”的雙豐(feng) 收。

  黃河首曲,瑪曲縣是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補給區。瑪曲縣阿萬(wan) 倉(cang) 濕地上的小溪從(cong) 草地間延伸向遠方,黃河支流似飄帶般蜿蜒其間……

  隨著天然林保護、退牧還草、退耕還林、草原生態係統修複、生態公益林建設、濕地保護等工程的實施,甘南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正在逐年改善,生態環境退化的趨勢得以遏製。

  臨(lin) 夏市大夏河畔,成群的紅嘴鷗和水鳥如約而至,在投食的市民周邊嘰嘰喳喳、競相覓食,形成了一幅人與(yu) 水鳥和諧共處的溫馨景觀。

  從(cong) 大夏河岸邊到劉家峽庫區沿線,河湖碧水倒映,山水交融,大片的蘆葦舞動著嫋娜的身姿,各類鳥兒(er) 在這裏聚集、棲息。

  滔滔大河,蜿蜒九曲。黃河如一條昂首巨龍,在甘南草原畫出一道道壯美的曲線後,經臨(lin) 夏、出蘭(lan) 州、穿白銀,一路向東(dong) ,千折萬(wan) 轉,奔騰入海。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