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為了夢中的那片草場

發布時間:2021-12-15 15:30:00來源: 青海日報

  “我時常會(hui) 想起兒(er) 時的那片草場,逶迤的山峰下半人高的牧草隨風飄蕩,就連空氣中都是淡淡的草香……”今年57歲的那木卡微閉雙眼地遐想著,臉上浮現出甜蜜的微笑。腦中的那個(ge) 世界,是他的家園——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lan) 縣香加鄉(xiang) ,曾是都蘭(lan) 境內(nei) 水草最好的一片牧場。

  在二十多年前,草場上的牛羊越來越多,家家戶戶的腰包越來越鼓,可草地卻開始退化,半人高的牧草漸漸不見了蹤影,有些地方甚至都露出了沙土。

  2016年,年過半百的牧民那木卡成立了科學生態畜牧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擔任理事長。“縣上提出了‘設施養(yang) 畜、科學養(yang) 畜、草畜平衡、協調發展’的生態畜牧業(ye) 發展模式,為(wei) 我們(men) 牧民在生態和發展之間找到了一條路。”

  在具體(ti) 實踐中,那木卡和青海省農(nong) 牧業(ye) 科技創新羊產(chan) 業(ye) 技術研發與(yu) 熟化平台首席專(zhuan) 家侯生珍結下了不解的情緣。侯生珍團隊創新研發的“藏羊高效養(yang) 殖技術”,用科技手段破解了草地畜牧業(ye) 生產(chan) 與(yu) 草地生態環境保護的固有矛盾,實現了青海省轉變草地畜牧業(ye) 生產(chan) 方式的重大突破。

  高效養(yang) 殖最大的優(you) 勢就是節省草料。“經過母羊妊娠期、哺乳期、羊羔斷奶、六月齡出欄到長成母羊,這個(ge) 過程約需184公斤料,按1公斤3元計算,共552元,是一隻母羊從(cong) 被孕育長至生產(chan) 前所有飼料的成本,所消耗的草料比沒用這方法前少了一半,成本低了利潤就高了。”那木卡還給我們(men) 算了算利潤,按最低標準1公斤羊肉20元計算,一隻羊能獲利70元,他的300隻羊就有21000元的利潤,而像今年50元—60元/公斤的價(jia) 格利潤就更高了。

  高效養(yang) 殖讓那木卡的合作社第三年合作分紅就超過48萬(wan) 元,如今入股牲畜達5657頭(隻)、入股草場達5466.7公頃,成為(wei) 全縣規模最大的牛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社員的收入也隨之提高,社裏的“元老”才仁紮西滿懷信心地說:“我現在的年收入比入社前翻了一番,我們(men) 要按照科學方法好好幹,就能一直富下去。”

  多年來,都蘭(lan) 縣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在禁牧與(yu) 草畜平衡之間探索出一條以獎勵資金為(wei) 輔,服務指導、監督管理為(wei) 主的草地生態畜牧業(ye) 發展新途徑、新模式。合作社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引導,參與(yu) 牧草良種補貼項目,流轉租用鄰村的飼草料場,種植紫花苜蓿、披堿草和老芒麥等優(you) 質牧草,不但可以預防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而且飼草喂養(yang) 的方式,有效避免了增加牲畜養(yang) 殖數量對草地的破壞,使草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恢複,促進草場生態的良性循環。

  眼看著草原的環境越來越好,合作社效益也持續增長,富起來的那木卡很開心。更讓他開心的是每天在草場上眺望,看著充滿生機的草地,他堅信兒(er) 時半人高的牧草,即將從(cong) 記憶中重現於(yu) 眼前,因為(wei) 生活在這裏的每個(ge) 人,都在為(wei) 那幅“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夢中畫麵不懈努力。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人人成為清河美岸的 守護者

    10月20日,西寧市湟中區上新莊鎮大雪紛飛,村莊、花草、林田、大山銀裝素裹。地廣村的河邊,有一個人正在查看著什麽,他邊走邊環顧四周,從上遊走到了下遊,又回到起點。[詳細]
  • 牧人多傑打造的鳥類淨土

    10月20日上午,不期而至的一場大雪覆蓋了牧野,澤曲大地一片雪覆冰封。70歲的老牧人多傑,如每一個平常的日子般,巡護著他腳下的那片濕地。 [詳細]
  • 青海:共同富裕中的生態文明意蘊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不是單純的物質富裕,它還包括精神的富足,生態的優良,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以及人的自由全麵發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