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吃生態飯、走致富路 “雪域桃源”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發布時間:2022-01-25 10:55:00來源: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1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來到西藏,祝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問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這是21日下午,習(xi) 近平在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同村民達瓦堅參一家親(qin) 切交流。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就的一個(ge) 縮影,這裏是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盛開的地方。”

  2021年7月21日,在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來到西藏。在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嘎拉村,習(xi) 近平聽取嘎拉村發揮黨(dang) 建引領作用、帶領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等介紹,走進村便民服務中心、“綠色銀行”兌(dui) 換商店、衛生室等詳細了解有關(guan) 情況。

  如今,走進冬日的嘎拉村,整潔的村中水泥路連通著各家各戶,一棟棟風格統一的藏式小樓房整齊美觀,這裏正成為(wei) 雪域高原上吃生態飯、走致富路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樣本。


幹淨整潔的嘎拉村。 人民網 李海霞攝

  “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就的一個(ge) 縮影”


春天桃花盛開的嘎拉村。 人民網 李海霞攝

  “永遠忘不了那一天,總書(shu) 記看到我們(men) 現在的生活這麽(me) 好,他非常高興(xing) 。”回想起一家人熱情迎接總書(shu) 記到家中做客的情景,村民達瓦堅參依然難掩激動。


嘎拉村村民達瓦堅參的家。 人民網 李海霞攝

  7月21日,在達瓦堅參家,習(xi) 近平仔細察看臥室、廚房、儲(chu) 藏室、衛生間等,並同一家人圍坐在客廳裏聊家常。達瓦堅參告訴總書(shu) 記,這些年他們(men) 家靠著跑運輸、桃花節分紅、土地流轉、種植養(yang) 殖,去年全家收入超過30萬(wan) 元。

  得益於(yu) 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ou) 勢和氣候條件,每年春天,嘎拉村漫山遍野的桃花競相開放。這不但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踏青賞花,也為(wei) 嘎拉村帶來了新的致富源泉。從(cong) 2002年開始,嘎拉村已經成功舉(ju) 辦了19屆桃花節,2021年上半年旅遊產(chan) 業(ye) 收入達到780萬(wan) 元。

  “2002年,村幹部提出要依托桃林發展旅遊經濟,開辦桃花節的想法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嘎拉村村委會(hui) 主任尼瑪多吉向記者介紹道。

  桃花片片盛開,鋪滿嘎拉村的致富路。2011年,嘎拉村對相關(guan) 旅遊體(ti) 驗項目開展統一經營,由村集體(ti) 選派村民開辦經營項目,並通過夜校培訓等方式,促進旅遊服務質量提升。

  “通過集體(ti) 經營的形式,桃花節旅遊項目的體(ti) 驗好了、質量高了,品牌知名度不斷加大,‘桃花經濟’有了明顯成效。今年我們(men) 僅(jin) 靠桃花節,收入就有460餘(yu) 萬(wan) ,其中門票收入420萬(wan) ,二次消費收入40萬(wan) 。”尼瑪多吉說。

  “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好日子得益於(yu) 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也是你們(men) 自己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的”

  “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好日子得益於(yu) 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也是你們(men) 自己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的。要落實好黨(dang) 中央支持西藏發展政策,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習(xi) 近平考察西藏時指出。

  走進冬季的嘎拉村,雖是農(nong) 閑時節,但村民們(men) 依然忙碌。

  “在旅遊收入基礎上,我們(men) 村還有農(nong) 牧民運輸隊、土地流轉和觀光采摘園等幾大收入來源。”尼瑪多吉介紹。

  當地交通工具從(cong) 騾馬到自行車再到如今現代化的車輛,離不開國家政策下日益完善的交通網和基礎設施。

  “運輸隊的收入來源主要依托當地龍頭企業(ye) 包攬工程,同時,一些國家重點項目(如拉林鐵路)建設時,會(hui) 優(you) 先考慮農(nong) 牧民運輸隊,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大家的收入。”尼瑪多吉說道。

  土地是百姓賴以生存之本,嘎拉村群眾(zhong) 在這片熱土上大力發展觀光采摘業(ye) 。“觀光園占地100多畝(mu) ,有桃、李、櫻桃、葡萄、蘋果等十餘(yu) 種水果,主要在夏季采摘。隨著拉林鐵路、拉林高速通車,交通更便利,很多人會(hui) 專(zhuan) 門從(cong) 拉薩來采摘,助力經濟更上一層樓。”


嘎拉村觀光采摘園。林芝市巴宜區政府提供

  除此之外,土地流轉也是嘎拉村村民重要收入來源之一。現在嘎拉村有100多畝(mu) 流轉土地,平均每畝(mu) 租金1300元,主要用來種植蔬果和苗木。“流轉土地是為(wei) 了不浪費資源,讓每一塊地都發揮作用,讓村民們(men) 都能夠從(cong) 中獲益。”尼瑪多吉說。

  春賞桃花夏采摘,秋住民宿冬看雪,串串“金果”掛上枝頭,嘎拉村百姓在雪域高原這片熱土上辛勤耕耘著美好未來的憧憬與(yu) 希望。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每個(ge) 到嘎拉村的人,忍不住會(hui) 感歎一句“好幹淨!”聽到這句話時,當地村民會(hui) 自豪地回應一句“那當然了!”

  2021年年初,嘎拉村推出“綠色銀行”,通過村民分類回收、定點兌(dui) 換商品、村集體(ti) 資金補貼差價(jia) 的方式,引導村民養(yang) 成垃圾分類回收的良好習(xi) 慣,共同美化村容村貌。

  在“綠色銀行”商店有一張清單,清楚地標著積分兌(dui) 換規則:一紙杯煙頭20積分、一斤塑料袋100積分、5公斤廢報紙300積分……兌(dui) 換商店有一排貨架,上麵擺著食品、生活用品,每一樣商品都標注著換購需要的積分。


“綠色銀行”兌(dui) 換商店。 人民網 李海霞攝

  以前,嘎拉村村民多以上山砍伐木材為(wei) 生,不僅(jin) 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也容易引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村民西洛告訴記者:“聽父母講,以前村裏沒有柴火就去砍樹,砍得快長得慢。後來發現靠種樹能把日子過得更好,大家開始轉變思路,人人都成了護林員。”

  “下一步,我們(men) 計劃打造‘村景結合’模式,在不破壞原有生態的前提下,修建步棧道,實現人在畫中遊的美好意境。”尼瑪多吉說。

  習(xi) 近平考察西藏時指出,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持戰略定力,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水平,推動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

  嘎拉村的巨變,是林芝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一個(ge) 縮影。“十三五”以來,林芝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和重點生態功能區修複工作,實施“兩(liang) 江四河”流域造林、重點造林工程建設等國土綠化工程,森林覆蓋率達到53.6%。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持續保持在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群眾(zhong) 生態環境獲得感不斷增強,“綠色家底”越來越殷實。


嘎拉村裏的幸福生活。 人民網 李海霞攝

  發展旅遊業(ye) ,吃上“生態飯”,走出致富路……“雪域桃源”的發展蛻變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滄桑巨變的一個(ge) 縮影,它也在以更加強勁有力的勢頭闊步向前。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