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將更多野生動植物重要棲息地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

發布時間:2022-03-10 11:2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將更多野生動植物重要棲息地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
圖為(wei) 新聞發布會(hui) 現場。 李江寧 攝

  9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打造生態文明新高地林草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青海將更多的野生動植物重要棲息地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

  據介紹,2021年,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委托國家林草局發展研究中心編製了《青海省打造生態文明新高地林草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過專(zhuan) 家評審和我局黨(dang) 組會(hui) 審議,近日已印發各地林草部門、局屬各單位實施。

  《方案》根據林草部門的職能職責,從(cong) 建立生態安全屏障、綠色發展、國家公園示範省、生態文明製度創新、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麵展開,結合基層實際,提出新高地建設的各項具體(ti) 行動。同時,製定夯實基礎條件、強化責任落實、完善評價(jia) 考核、加強科技支撐、做實人力保障、拓展資金渠道、搭建合作平台等7條保障措施,確保各項林草行動落到實處。

  “到2025年,青海森林覆蓋率將達到8.0%以上,森林蓄積量達到5300萬(wan) 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8.5%,濕地保有量不少於(yu) 510萬(wan) 公頃;自然保護地麵積占全省國土麵積比例不少於(yu) 40%;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麵積達到35萬(wan) 公頃。”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二級巡視員蔡佩雲(yun) 表示,到2035年,青海將通過著力打造生態文明新高地,全麵升級生態保護修複成果,該省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濕地等自然生態係統狀況實現根本好轉,生態係統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服務功能顯著提高,生態穩定性明顯增強,自然生態係統基本實現良性循環,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ti) 係基本建成,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供給能力基本滿足人民群眾(zhong) 需求,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畫卷基本繪就。

  青海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和經驗易受到國內(nei) 外廣泛關(guan) 注,成為(wei) 全國乃至世界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麵旗幟。“青海打造生態文明新高地是對過去生態文明建設的升級版,是綠色發展方式的超越,需要加快適應新的社會(hui) 經濟形勢,實現社會(hui) 經濟發展與(yu) 生態文明建設的互相促進,探索具有鮮明特征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思路和新舉(ju) 措。”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二級巡視員張奎說。

  張奎介紹說,未來,青海還將繼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現狀調查評估,建立重要棲息地檔案,結合自然保護地整合優(you) 化,將更多的野生動植物重要棲息地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實施野生動物生態廊道建設,遏製破壞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違法活動,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新高地。

  此外,青海還將著力提高青藏高原生態係統功能和穩定性,全麵擴大青藏高原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供給,推進形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複新格局,打造生態安全屏障新高地、綠色發展新高地、國家公園示範省新高地、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新高地、生態文明製度創新新高地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綜合治理新高地。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三江源地區生態建設工程監理人員培訓班開班

    3月7日,首屆三江源地區生態建設工程監理人員培訓班在西寧開班。七家單位的103名監理人員參加培訓,旨在全麵提高三江源地區生態建設工程監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詳細]
  • 野生動物代表:藏羚羊

    我是藏羚羊“羚羚”,來自青藏高原的可可西裏無人區,我有許多的兄弟姊妹。說起我們,不得不提起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可可西裏管理處,那裏有一群可親可敬的“可可西裏人”。[詳細]
  • 鄉村振興畫卷在青海大地徐徐鋪展

    一座座新居亮麗多彩,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一項項產業生機盎然……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在青海廣袤的大地上,處處能看到群眾安居樂業、團結奮進的美好景象。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