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家鄉的明天必是綠水青山
孔慶國(中)給管護員們(men) 講解防火重點知識。記者 丁玉梅 攝
我叫孔慶國,今年56歲,是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二道崖灣管護站的駐站管護員。我當了12年的管護員,這些年國家出台一項又一項生態保護政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樹多了、野生動物多了、家鄉(xiang) 變美了,是我們(men) 最開心的事。
以前,我農(nong) 忙在家種地,農(nong) 閑外出務工。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幹的活兒(er) 越來越少,家裏還要供兩(liang) 個(ge) 大學生上學,得知要管護員,就去村兩(liang) 委報名,成為(wei) 西灘鄉(xiang) 老龍灣村一名管護員。
12年前,管護員特別少,在我們(men) 老龍灣村,隻有我跟我的妻子。我們(men) 兩(liang) 個(ge) 人每天巡護完村裏,還要進山去巡護,主要看山裏有沒有牛羊啃食樹木,有沒有人亂(luan) 采亂(luan) 挖、偷獵野生動物。
後來,精準扶貧政策開始實施,越來越多的困難家庭被納入到管護員崗位,我們(men) 有了穩定的收入,日子越來越有盼頭,護林也比以往更仔細了。
每天早上上班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清理管護區域的垃圾。所有的垃圾集中運到垃圾站,然後開始一天的巡護。就這樣過了幾年,我覺得我的家鄉(xiang) 變了。
以往流經老龍灣村的那條河的岸上,光禿禿的隻有石頭,通過國土綠化等生態保護項目的實施,岸邊種了很多沙柳,這些沙柳長得越來越高,樹種得多了,河裏的淤泥也少了。
對我來說,2017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年。那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工作全麵啟動,我們(men) 冷龍嶺下的老龍灣村是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入口之一,穿過村子一路向北就到了祁連山腳下,而且我們(men) 村頭有六個(ge) 村的水源地,守護好村子的生態安全愈發重要。
為(wei) 了讓管護員巡護時更加專(zhuan) 業(ye) ,發現問題能及時解決(jue) ,省上、縣上多次請專(zhuan) 業(ye) 的老師給我們(men) 上課,經過學習(xi) 我知道原來村子背後的這座山,對我們(men) 青海人來說是如此重要。
講課的老師說,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chan) 流地,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通過實施封山育林、濕地保護、沙漠化土地治理和退化草地治理等項目,生態係統得到有效保護,植被恢複速度明顯加快,沙化擴展趨勢初步得到遏製,涵養(yang) 水源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培訓課結束,我想到了冷龍嶺上的七星海。一個(ge) 個(ge) 小小的湖泊,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散落在山川原野,那裏有我兒(er) 時最美好的記憶,通過國家公園的建立,七星海一定會(hui) 變得更加漂亮耀眼。
2018年,門源縣珠固鄉(xiang) 寺溝村、初麻院村、西灘鄉(xiang) 老龍灣村被納入到第一批祁連山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青海片區“村兩(liang) 委+”工作模式的試點村,我成為(wei) 參與(yu) “村兩(liang) 委+”工作模式的其中一員。
村上建了生態文化長廊,“生態”兩(liang) 個(ge) 字,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提起,村裏亂(luan) 扔垃圾的少了,再也沒有人將牛羊放進退耕還林的林地,我們(men) 村的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還兼職成為(wei) 老師,時常給孩子們(men) 上生態自然課,每個(ge) 人都在努力轉變自己的角色。
保護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就拿岩羊來說,以前隻有進到深山裏,才有機會(hui) 見到,但現在成群結隊的岩羊,從(cong) 山裏出來到田間地頭覓食,村裏人也不會(hui) 驅趕。還有紅外相機拍到的雪豹、荒漠貓,都是祁連山生態環境越發向好的見證者。
今年,我調到二道崖灣管護站。這片區域連接著縣城,生活垃圾較多,撿垃圾成了我們(men) 的常態化工作。防火也是重中之重,給我們(men) 管護站配備了防火服、滅火器等器材,每年還會(hui) 進行防火演練。
縣城以西的老虎溝,以前是沙石灘,現在這裏是成片的林地,有青海雲(yun) 杉、白楊樹、沙棘,一到夏季,金黃的油菜花,在一片片林地的包圍下,成了遊客最喜歡看的景色。“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我相信家鄉(xiang) 的明天必是綠水青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龍羊峽景區將於4月1日正式開園
31日,記者從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4月1日,青海龍羊峽景區將正式開園。青海龍羊峽生態旅遊度假區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龍羊峽鎮,屬於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基地。[詳細] -
青海生態攝影作品再次獲得國際賽事金獎
祁連山作為中國曆史、文化、生態、地理名山,對中國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力,也因此孕育了極其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這裏有星羅棋布的濕地,一望無際的草原,浩瀚無邊的沙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