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發布時間:2022-04-12 09:46:00來源: 拉薩日報

  近年來,拉薩市始終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視察西藏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生態保護第一,以建設美麗(li) 幸福拉薩為(wei) 目標,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wei) 主線,以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態權益為(wei) 核心,從(cong) “健機製、保藍天、護碧水、守淨土、興(xing) 產(chan) 業(ye) 、強監管”六個(ge) 方麵謀劃新思路推進新舉(ju) 措,持續鞏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成果,不斷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健機製,環境治理體(ti) 係更加完善。全麵落實“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不斷深化。一是組織領導全麵加強。市委書(shu) 記親(qin) 自掛帥,成立市委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堅持把“生態”作為(wei) 拉薩“四件大事”之一係統謀劃、統籌推進,貫穿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過程、各方麵。2018年以來,拉薩市召開51次市委常委會(hui) 議、36次政府常務會(hui) 議、110次專(zhuan) 題會(hui) 議研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二是製度體(ti) 係愈加完善。製定《關(guan) 於(yu) 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加快建設美麗(li) 拉薩的實施方案》《拉薩市貫徹落實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拉薩市市(直)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等,明確縣(區)、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職責任務。出台《拉薩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拉薩市揚塵汙染防治管理辦法》等地方法律法規,建立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聯席會(hui) 議、生態環境保護與(yu) 司法銜接機製、河湖長、林草長製。嚴(yan) 格實行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jia) 、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自然資源資產(chan) 離任審計等製度,責任體(ti) 係全麵建立。三是規劃引領作用凸顯。積極實施主體(ti) 功能區規劃和國土空間用途管製戰略,積極探索“多規合一”。

  《拉薩市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拉薩市礦產(chan) 資源總體(ti) 規劃(2020-2035)》等10餘(yu) 部規劃頒布實施,《拉薩市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實施方案》《拉薩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正在加緊編製,為(wei) 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遵循。四是基礎研究成效明顯。第二次汙染源普查完成驗收。《拉薩市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評估》《拉薩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jia) 優(you) 化研究》等14個(ge) 研究成果已經形成。“三線一單”分區管控製度形成,全市生態保護紅線總麵積9519.57平方公裏,占市域麵積32.11%。科學劃定全市聲功能區。水環境、大氣環境承載力預測形成初步成果。拉薩市生態係統生產(chan) 總值(GEP)核算啟動。

  保藍天,環境空氣質量全國領先。堅決(jue) 打好藍天保衛戰,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連續4年保持98%以上,2020年、2021年及今年前2個(ge) 月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均達100%,排名穩居全國前2位。一是煙塵防控明顯加強。繼續做好重點企業(ye) 清潔生產(chan) 審核。開展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ye) 摸底調查,啟動深度治理工作。嚴(yan) 格執行高汙染燃料禁燃區管理要求,城區柴火、煤碳、木炭使用基本杜絕。“煨桑”管控成效明顯。全市239家大中型餐飲企業(ye) 油煙淨化裝置安裝完成。完成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淘汰,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實現“零”審批。全麵推行清潔供暖,拉薩市海拔四千米以上鄉(xiang) (鎮)供熱工程項目進展順利。完成納金水廠水源地周邊31家石材加工廠搬遷整治。二是尾氣治理深入推進。全市66家加油站油氣回收改造、油品提質工作完成。完成雙層罐地埋數315具,完成率100%。城市公交車新能源汽車占比達100%,建設充電樁54個(ge) 。推動移動源管控精細化,完成1845台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拉薩市機動車排汙監控平台(一期)建成並與(yu) 自治區平台聯網,機動車固定式遙感監測平台(一期、二期、三期)推進順利。2017年以來累計淘汰老舊車3萬(wan) 餘(yu) 輛。機動車路檢路查全麵加強,查處“冒黑煙”車輛578輛次。三是揚塵汙染大幅下降。全市建築施工揚塵汙染專(zhuan) 項整治行動深入推進,全市綠色建築麵積累計達862.05萬(wan) 平方米,建設裝配式建築總麵積累計167萬(wan) 平方米。生活垃圾轉運車輛密閉裝置實現全覆蓋。嚴(yan) 格礦產(chan) 資源開發揚塵管理,露采斷麵、運輸道路、選礦廠等重點部位采取噴淋等灑水抑塵措施,礦石、廢渣和精礦等堆場采取遮擋、覆蓋、密閉、綠化等措施,切實減少揚塵汙染。

  護碧水,“水城相融、人水相依”格局基本形成。堅持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全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加強,地表水優(you) 良水質斷麵比例達到100%,城市建成區無黑臭水體(ti) 。一是水資源管理更加嚴(yan) 格。全市18個(ge) 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核實與(yu) 調整工作完成。拉薩市供排水管網改擴建工程有序推進,納金水廠建成試運行。實施農(nong) 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項目205個(ge) 。嚴(yan) 格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和有償(chang) 使用製度。探索執行階梯水價(jia) 製度,全麵推進節水型社會(hui) 建設。二是水生態修複廣泛深入。堅持係統治水,拉薩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已完成投資39.47億(yi) 元,占目標任務的73.21%。城市河流及周邊溝域綜合整治積極推進。城區水係修複及生態治理工作完成,治理水係53.1公裏,治理水域麵積25.2萬(wan) 餘(yu) 平方米,“兩(liang) 河、三廊、水成網”水係結構基本形成,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交融的生態城市。三是水環境保護紮實有力。建成縣級以上汙水處理廠14座,實現縣(區)全覆蓋,日處理能力總量22.6萬(wan) 噸。鄉(xiang) 鎮級汙水處理設施占比達到22%。完成全市29個(ge) A級景區汙水治理設施整治。編製《拉薩市排水工程專(zhuan) 項規劃》,太陽島、仙足島、“三渠一河”和拉魯濕地北側(ce) 截汙工程建成。市汙水處理廠一期提標改造穩步推進。柳梧新區汙水處理廠二期、東(dong) 嘎汙水處理廠有序推進,百澱汙水處理廠二期啟動。藏大路等3條道路雨汙分流改造、2020年市政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改造總長度逾11公裏。整治入河排汙口216個(ge) 。

  守淨土,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總體(ti) 穩定。大力推進土壤生態治理和修複,切實守護好拉薩這一片“淨土”。一是麵源汙染防治成效顯著。完成全市399個(ge) 詳查點位523個(ge) 農(nong) 用地表層、深層、有機土壤及農(nong) 產(chan) 品采樣工作。農(nong) 藥、化肥、地膜減量增效行動深入推進,實施測土配方施肥28萬(wan) 畝(mu) ,2021年全市化肥用量較2018年下降24.1%。完成畜禽養(yang) 殖禁養(yang) 區劃定,劃定畜禽養(yang) 殖禁養(yang) 區162塊,麵積1536.16平方千米。累計完成農(nong) 牧區廁所改造4.5萬(wan) 戶。二是固體(ti) 廢物汙染防治全麵加強。整治生活垃圾填埋場5座,市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期、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建築垃圾綜合利用中心等集中處置設施穩定運行,曲水縣淨土生物有機肥加工廠(汙泥協同處置)建設項目基本建成,自治區危廢中心改擴建項目開工建設,市生活垃圾焚燒廠(二期)項目啟動。“禁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深入推進,“一建二拆三改四管五清”行動紮實有力。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6.44%,廢棄農(nong) 膜回收率達87%,危險廢物處置率100%。三是生態工程大力實施。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28個(ge) ,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麵加強。累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麵積278.53平方千米。深入推進“綠色圍城”,累計完成造林綠化53.54萬(wan) 畝(mu) ,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加快推進,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9.72%,森林覆蓋率達19.49%,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69.8%。完成海拔4300米以下“無樹村”“無樹戶”消除任務。全市落實生態崗位4939個(ge) ,2018年以來落實生態補償(chang) 資金6.86億(yi) 元。全麵推進極高海拔地區生態搬遷,完成266戶1262名群眾(zhong) 安置。拉薩市和堆龍德慶區、當雄縣、曲水縣成功創建為(wei)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區),柳梧新區達東(dong) 村成功創建為(wei)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興(xing) 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迅速。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經濟綠色低碳轉型,把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勢。一是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勢頭良好。發揮青藏高原獨特的生態環境優(you) 勢,融合一、二、三產(chan) 業(ye) 的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完成藏雞、藏毯等6大標準體(ti) 係建設,認證“三品一標”產(chan) 品224個(ge) ,新增國家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5個(ge) 。推進綠色創建,累計認定綠色發展試點企業(ye) 21家。清潔能源累計裝機規模達993.5兆瓦。二是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深入發展。將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拉薩的支柱產(chan) 業(ye)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紮實推進,深入實施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計劃,2018年以來旅遊收入超1300億(yi) 元,一大批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吃上了“旅遊飯”。三是礦產(chan) 資源開發規範有序。嚴(yan) 格劃定礦產(chan) 資源禁止開發區。有序推進自然保護地內(nei) 礦業(ye) 權的退出工作,注銷探礦權12個(ge) 。編製《拉薩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yu) 恢複治理規劃(2019-2025年)》,墨竹工卡縣礦區、林周縣礦區及拉薩周邊47處采石采砂場和重要城鎮周邊、重要國道沿線可視範圍內(nei) 的11處露天采場生態恢複治理完成。3家礦山企業(ye) 參加國家級綠色礦山遴選。

  強監管,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紮實。堅持依法行政,嚴(yan) 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監管要求。一是生態環境保護管理能力穩步提升。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製度改革穩步推進,組建市生態環境局、8縣(區)分局和2個(ge) 縣域環境監測站。重點汙染企業(ye) 在線監控(監測)係統實現應聯盡聯,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穩步推進。“智慧環保”項目有序推進,機動車尾氣監管數據、全市重點汙染企業(ye) 監控(監測)數據接入市級政務共享交換平台。二是環境保護準入製度更加嚴(yan) 格。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有序推進,對135項環保權責清單實施動態調整。環境信息公開深入推進。嚴(yan) 格落實“三線一單”分區管控要求,累計審批備案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手續約5000個(ge) ,保持“兩(liang) 高”企業(ye) 和項目零引進,核發排汙許可證超2000個(ge) ,從(cong) 源頭上控製環境汙染,防止生態破壞。三是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紮實有序。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33個(ge) 問題141條整改任務、轉辦舉(ju) 報案件709件全部整改完成(或長期堅持任務階段性完成)。自治區本級督察反饋76個(ge) 問題309條整改任務中,整改完成(或長期堅持任務階段性完成)300條,完成率97.08%;轉辦舉(ju) 報案件53件全部整改完成。截至2022年4月7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轉辦督辦問題233項,辦結13件,完成初審91件,129件正在有序推進中。四是環境執法監管全麵深入。市縣鄉(xiang) 村四級“網格化”環境監管係統全麵建成,“前後全過程”生態環境監管體(ti) 係基本形成。輻射環境安全管理全麵加強。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全麵深入。“雙隨機、一公開”深入開展。2018年以來,共辦理環境行政處罰案件51件、查封扣押5件、移送司法處理2件,處罰總金額2782.9萬(wan) 元。辦理生態環境類區市人大議案建議19件、政協提案43件。通過“12369”環保舉(ju) 報熱線、“12345”政府服務熱線及網上信訪等渠道,共處理辦結汙染舉(ju) 報近1500起。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