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www.easyfundingllc.com古格王國為何離奇消亡?中科院團隊最新古氣候研究揭秘

發布時間:2022-05-06 10:3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曆史上,www.easyfundingllc.com地區的古格王國曾盛極一時,但在持續長達700年的統治後滅亡。因缺乏史料明確記載,青藏高原上這個(ge) 神秘古國離奇消亡的原因一直眾(zhong) 說紛紜,長期以來備受曆史、考古等學界關(guan) 注和聚焦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古生態與(yu) 人類適應團隊最新通過對西藏阿裏地區古氣候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揭秘當地古氣候變化如何直接影響古格王國先民們(men) 生存環境和生計模式,進而可能連鎖影響到古格王國在戰爭(zheng) 中的糧草供應,從(cong) 而導致其戰敗覆滅。

  這項涉及青藏高原古氣候變化、古生態環境和古格王國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專(zhuan) 業(ye) 學術期刊《古海洋學和古氣候學》(Paleoceanography and Paleoclimatology)發表。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梁潔博士、合作作者謝海超博士五一期間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對古氣候研究如何揭秘古格王國衰亡進行科普解讀。

  古格王國衰亡原因有三種流行觀點

  謝海超介紹說,古格王國遺址位於(yu) 西藏阿裏地區劄達縣象泉河畔。古格王國由吐蕃王室後裔所創,始於(yu) 公元10世紀前後,曾經雄居西藏西部,據傳(chuan) 前後世襲了16位國王,於(yu) 公元1630年前後滅亡,其統治曆史持續長達700年之久,跨越了中原王朝宋、元、明三個(ge) 朝代。

  擁有如此成熟、燦爛文化的王國,卻突然之間消失在人們(men) 的視野中,就像從(cong) 人間蒸發了一般,在其後的幾個(ge) 世紀,人們(men) 甚至幾乎不知道它曾經存在過。不同於(yu) 羅馬龐貝古城和青海喇家遺址的災變場景,古格王國的建築和街道保存完整,仿佛人們(men) 還會(hui) 隨時回來。那麽(me) ,古格王國為(wei) 何會(hui) 離奇消失呢?


位於(yu) 西藏自治區阿裏的古格王國遺址。 黃宇 攝

  目前,學界對於(yu) 古格王國衰亡之謎主要有三種流行觀點:一是其政權與(yu) 宗教的爭(zheng) 鬥,導致王國分崩離析;二是古格王國與(yu) 鄰國拉達克王國發生戰爭(zheng) ,最後戰敗導致亡國;三是當地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幹旱,迫使古格王國居民不得不逃離家園,重新尋找棲身之所。

  到底是什麽(me) 原因導致古格王國衰亡?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古生態與(yu) 人類適應團隊梁潔、謝海超等聯合美國布朗大學詹姆斯·魯塞爾(James Rusell)教授等組成專(zhuan) 題研究團隊,決(jue) 定從(cong) 青藏高原古氣候變化分析研究入手,對古格王國覆滅之謎一探究竟。

  通過湖泊沉積物解譯古氣候環境變化曆史

  梁潔表示,湖泊是一種天然的氣候環境信號收集器,湖泊沉積物則像儲(chu) 存卡一樣記載了所在區域過去氣候與(yu) 環境變化信息。因此,古格王國的氣候環境變化曆史,可以通過研究湖泊沉積物的代用指標來進行解譯。

  她說,在進行氣候環境重建中,選擇合適的氣候代用指標至關(guan) 重要。“支鏈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化合物”(英文簡稱brGDGTs)是細菌表麵的一層膜脂化合物,其具有抗降解能力強、對溫度變化敏感等優(you) 點,常被用作過去溫度定量重建的主要氣候代用指標。

  本次研究選取古格王國遺址附近的湖泊夏達錯為(wei) 對象,通過湖泊岩芯鑽探獲取近兩(liang) 千年以來的沉積物樣品,高分辨率測量湖泊岩芯樣品的“支鏈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化合物”指標,並結合該化合物現代過程研究,重建出遺址區域過去兩(liang) 千年以來的年均溫度變化。

  溫度重建結果顯示,古格王朝鼎盛時期的溫度比現在高2攝氏度,但在古格王朝末期,該區域溫度急劇下降,最低溫度甚至比現在氣溫低2攝氏度。

  氣溫劇降致青稞減產(chan) 使古格王國戰敗滅亡

  梁潔說,青稞是西藏地區最重要的糧食種類,已有研究表明,溫度變化會(hui) 顯著影響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的種植麵積。研究團隊此次通過對現代263個(ge) 青稞種植點的環境信息進行分析,並利用生態位模型模擬青藏高原地區溫度升高或降低2攝氏度情景下青稞種植麵積的變化,結果顯示,溫度降低2攝氏度對古格王國區域的青稞種植麵積影響顯著,而對拉達克地區的影響較小。

  古格王國位於(yu) 被認為(wei) 是阿裏糧倉(cang) 的象泉河穀區域,早在吐蕃時期,當地就已擁有成熟的農(nong) 業(ye) 技術,古格王國遺址仍可見到被廢棄的灌溉工具以及農(nong) 作物種子的遺存,由此可見,農(nong) 業(ye) 是該區域重要的生計模式。

  梁潔指出,這次研究的生態位模擬結果顯示,溫度降低會(hui) 導致古格王國區域青稞種植麵積顯著降低,而對拉達克地區的影響較小。眾(zhong) 所周知,戰爭(zheng) 都需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供給能力往往左右戰爭(zheng) 勝敗。研究團隊因此推斷,公元1630年前後溫度急劇降低,導致古格王國境內(nei) 青稞大量減產(chan) ,使得其在與(yu) 拉達克王國戰爭(zheng) 中戰敗,最終導致古格王國覆滅。

  謝海超認為(wei) ,氣候變化是影響人類文明演化的重要因素,但是這種影響往往並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或生計模式這種間接的方式來影響人類文明發展。

  “這項研究不僅(jin) 為(wei) 研究古格王朝衰亡原因提供了高質量的氣候背景數據,同時也為(wei) 我們(men) 理解青藏高原地區過去人與(yu) 環境協同演化提供了新證據。”梁潔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