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觀察:綠意泛起,夏至可期
小滿節氣以來,江河漸盈,穀物漸豐(feng) ,萬(wan) 物進入了生長最為(wei) 旺盛的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啟了炎夏模式,從(cong) 南到北陸續開鐮,確保夏糧顆粒歸倉(cang) 。
相對而言,高原的夏天來得晚一些。
5月初,莽莽雪域高原,“西藏糧倉(cang) ”日喀則,隆隆的機車作業(ye) 聲中,一粒粒飽含期冀的青稞種子由精量條播機播撒在沉寂一冬的土地裏。
作為(wei) 最適宜西藏高海拔地區種植的特色農(nong) 作物,青稞在西藏已有3500多年的種植曆史。據統計,到2021年底,西藏青稞播種麵積211.07萬(wan) 畝(mu) ,產(chan) 量達到80.12萬(wan) 噸,產(chan) 值突破32億(yi) 元。今年3月以來,西藏以分組分區包片形式下派23名科技人員分赴5市19個(ge) 縣(區)開展生產(chan) 服務與(yu) 指導,在“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指導下,截至5月15日,西藏春播麵積達219.11萬(wan) 畝(mu) 。日漸溫暖的風吹拂著高原河穀,站在田間地頭眺望,豐(feng) 收的希望正在天地間孕育。
4月的那曲市尼瑪縣,土壤還沒解凍;5月,萬(wan) 畝(mu) 有機飼草基地日漸忙碌。10年來,那曲引進牧草100多種,成功篩選出適宜該地不同區域種植的牧草品種19種。去年,還創建了全程機械化區域化人工種草模式。
近年來,西藏大力發展人工種草,據人工草地衛星遙感監測分析評估,153個(ge) 人工種草典型地塊的牧草長勢喜人。目前,全區人工種草保留麵積達到157萬(wan) 畝(mu) 。紫花苜蓿、燕麥草、綠麥草、小黑麥、飼用蓧麥、垂穗披堿草……俯瞰西藏高原,一顆顆草種即將生根、蔓發、擴散、繁衍,“種草養(yang) 地、種草養(yang) 畜、林草間作、固沙聚水”的規劃正在照進現實。
眼下,拉薩河兩(liang) 岸再添新綠。一鍬又一鍬鏟出的泥土,一棵又一棵青嫩的新苗,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各個(ge) 片區一派熱火朝天。
這是西藏有史以來最大的營造林建設工程,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總體(ti) 規劃(2021-2030年)》《關(guan) 於(yu) 鼓勵和支持參與(yu) 拉薩南北山綠化的政策措施》……完善的政策體(ti) 係是重要支撐。咬定青山不放鬆,誓把荒山披綠裝。樹苗還沒長大,遠遠看去不怎麽(me) 起眼,但時間會(hui) 見證西藏人民的努力,讓我們(men) 一起拭目以待,五年增綠山川,十年綠滿拉薩。
從(cong) 農(nong) 區到牧區,再到城市,5月的西藏高原綠意泛起,長勢喜人,夏至可期,秋收在望。(新利平台 文/李元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林周縣邊交林鄉開展轄區河道專項清理行動
為全麵貫徹河長製,切實履行河長製職責,助力鄉村生態振興,保護水生態環境,維護河流生態體係健康,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治理目標。[詳細] -
黨的十八大以來 西藏水利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
5月26日,記者從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水利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全區水利係統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複、水環境治理。[詳細] -
果果強調: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統籌推進綠化造林工作 切實把南北山打造成拉薩生態文明建設靚麗名片
拉薩市委副書記、市長果果調研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項目推進及植樹造林情況時強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