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啟動高考綜合改革:打破文理分科 實施“3+1+2”考試模式
“青海省作為(wei) 全國第五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從(cong) 2022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到2025年,基本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jia) 、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製度,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普通高校考試招生體(ti) 製機製。”27日,青海省教育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申紅興(xing) 在該省高考綜合改革新聞發布會(hui) 上說。
青海省高考綜合改革打破文理分科,按照學生興(xing) 趣愛好和高校招生專(zhuan) 業(ye) 選科要求,由學生自主選擇考試科目,將高校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與(yu) 高中教育教學有機銜接,增加人才素質結構的多元化和考試方式的多樣性。同時,開展綜合素質評價(jia) ,改變以考試成績為(wei) 唯一標準評價(jia) 學生的做法,把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jia) 相結合,逐步扭轉唯分數的評價(jia) 導向。
改革後青海省普通高中學業(ye) 水平考試分為(wei) 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合格性考試覆蓋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除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外的14門科目,考試成績作為(wei) 高中學生畢業(ye) 以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選擇性考試包括思想政治、曆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科目,考生根據自身興(xing) 趣、誌向、優(you) 勢和高校專(zhuan) 業(ye) 選考科目要求,首先在曆史、物理2科中自主選擇1科作為(wei) 首選考試科目,然後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科中自主選擇2科作為(wei) 再選考試科目,考試成績作為(wei) 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計入高考總成績。
“2025年,青海省高考綜合改革落地,實行‘3+1+2’考試模式,有12種考試科目組合,學生可根據個(ge) 人愛好、興(xing) 趣、特長和擬報考高校專(zhuan) 業(ye) 選考要求,在12種組合中自主選擇,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hui) 。”申紅興(xing) 介紹,“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學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考試時,所有考生的考試試卷內(nei) 容完全一致。而現行高考文理分科,數學科目分為(wei) 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考試內(nei) 容和難度不同。既體(ti) 現了物理、曆史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學科專(zhuan) 業(ye) 選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麵發展,有利於(yu)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青海省規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jia) 製度。評價(jia) 內(nei) 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ye) 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ang) 、勞動與(yu) 社會(hui) 實踐等5個(ge) 方麵,反映學生全麵發展情況和個(ge) 性特長,作為(wei) 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據悉,考生高考總成績滿分750分,其中,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科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150分;首選科目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100分;再選科目以等級賦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100分。自2025年起,高校招生錄取按照曆史、物理兩(liang) 個(ge) 類別,分別編製招生計劃、分別劃定錄取分數線、分別投檔錄取,實施“專(zhuan) 業(ye) (類)+院校”平行誌願投檔錄取模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茫崖完成賽什騰山天文台址GPS高空探測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團隊多次對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鎮賽什騰山所處地理位置、氣候、空氣潔淨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調研勘察,經過連續3年觀測得出結論。[詳細] -
高原藏鄉青海黃南:積極融入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
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3日舉行“青海這十年”黃南專場新聞發布會。 [詳細] -
青海東部農業區:精準監督讓“荒地”變“綠野”
六月花紅柳綠時,正是高原農忙日。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紅崖子溝鄉張家村的田埂上,農田層疊錯落,麥苗鬱鬱蔥蔥,一派生機盎然的美景盡收眼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