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烏蘭縣:繪製生態藍圖 推動綠色發展
圖為(wei) 經過防沙固沙工作後,烏(wu) 蘭(lan) 縣泉水灣植被得到有效恢複。
烏(wu) 蘭(lan) 縣地處青海湖流域西側(ce) 的柴達木盆地,屬青海湖流域周邊地區,沙化土地總麵積達154540.9公頃,是青海省沙漠化危害最嚴(yan) 重的地區之一。2009年以來,烏(wu) 蘭(lan) 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力推進國土綠化和林草產(chan) 業(ye) 發展,不斷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和林業(ye) 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工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良好。
泉水灣沙窩距離烏(wu) 蘭(lan) 縣城僅(jin) 幾公裏,在防沙固沙工程實施之前,沙塵暴極度頻繁,流動沙丘不斷侵蝕農(nong) 田、城鎮、水域和道路,嚴(yan) 重影響了城鎮和周邊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製約了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
為(wei) 了做好防沙固沙工作,前期,泉水灣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認真考察、研究了當地的沙化情況,決(jue) 定選用蘆葦草草方格、燕麥草草方格和麥草草方格作為(wei) 工程固沙沙障。造林苗木主要選用耐旱耐寒的鄉(xiang) 士喬(qiao) 木樹種青楊、新疆楊、旱柳和灌木樹種檉柳,還從(cong) 寧夏引進了在當地實驗成功的防沙治沙樹種沙柳。由於(yu) 降雨量少、鼠害嚴(yan) 重,植被成活率低,泉水灣還派出專(zhuan) 門的護林員對區域內(nei) 的植被進行巡護,及時做到補植補栽,全力做好生態保護工作。
經過努力,泉水灣實施了工程固沙3500畝(mu) ,防風固沙林4700畝(mu) ,減少了揚塵、沙塵暴、大風、浮塵的總天數,改善了人居環境,告別了“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的惡劣環境。
根據烏(wu) 蘭(lan) 縣自然資源局提供的數據,烏(wu) 蘭(lan) 縣始終將防沙治沙工作擺在重要戰略位置,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初步建成了柴達木千裏防風固沙綠色長城,有效減輕了沙化危害程度,生態環境條件得到改善;防護農(nong) 田草場,促進了農(nong) 牧業(ye) 發展;改善了沙區周邊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環境,涵養(yang) 水源,增加了河水流量,緩解了農(nong) 業(ye) 及農(nong) 民生活用水,減少了風沙危害;控製了水土流失,自然災害減輕。通過在重點地區實施防沙治沙項目和保護,使長期困擾的風沙危害得到了一定的遏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2“走進大美青海——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青海行活動啟動
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主辦,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承辦的2022“走進大美青海——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國重點網絡媒體青海行集中采訪活動在西寧啟動。[詳細] -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譜寫高質量發展青海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在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成就,奮力譜寫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青海篇章。 [詳細] -
青海首個地方水利PPP項目預計明年6月投入使用
記者8日從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水電四局”)獲悉,目前,由該局承建的浩門水庫大壩防滲麵板混凝土完成澆築,完成水庫總體建設進度的80%,按照目前的建設速度,預計明年6月浩門水庫投入使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