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三江源國家公園牧民變向導:“雙向奔赴”讓家鄉變更好

發布時間:2022-08-15 10: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說起自己的向導生涯,青海玉樹雜多縣昂賽鄉(xiang) 牧民義(yi) 西塔生覺得這是“雙向奔赴”。“我帶著他們(men) (自然體(ti) 驗者)找到雪豹,帶著他們(men) 看到城市裏所沒有的自然風光,同時他們(men) 也教給我很多生態環保知識。”他說。

  8月的昂賽大峽穀,天空湛藍通透,瀾滄江在峽穀內(nei) 奔騰不息。這裏屬於(yu) 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瀾滄江水滋養(yang) 著這裏的一草一木,孕育出一方野生動物的天堂。昂賽大峽穀又被稱為(wei) “中國的科羅拉多大峽穀”“中國黃石公園”。

  記者見到義(yi) 西塔生時,他正忙著打掃整理新蓋好的房屋,迎接即將到來的自然體(ti) 驗者。

  義(yi) 西塔生今年48歲,從(cong) 小在這裏長大的他,對峽穀內(nei) 的一草一木、一鳥一獸(shou) 都十分了解。2017年,昂賽鄉(xiang) 成為(wei) 三江源國家公園內(nei) 第一個(ge) 開展生態體(ti) 驗特許經營活動的試點。次年,當地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對包括義(yi) 西塔生家在內(nei) 的21戶自然體(ti) 驗接待家庭開展培訓。

  “開始做接待家庭後,政府給我們(men) 建了一座用於(yu) 接待訪客的房子,還做了烹飪、接待等培訓。”義(yi) 西塔生告訴記者。

  每次接待體(ti) 驗者之前,義(yi) 西塔生都要購買(mai) 便攜氧氣瓶、葡萄糖、紅景天口服液,預防客人可能發生的高原反應,做到有備無患。多年前,來自美國的自然體(ti) 驗者達文來到昂賽鄉(xiang) ,由義(yi) 西塔生負責接待。“我帶著達文看到了兩(liang) 次雪豹,他非常激動,離別的時候,還把我帶他去找雪豹的場景畫了下來送給我,希望我看到這幅畫就會(hui) 想起他。”幾年來,義(yi) 西塔生結交了不少世界各地的朋友。

  成為(wei) 向導之前,義(yi) 西塔生一家靠放牧和采挖蟲草維持生計,全家年收入在7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左右。現在靠接待自然體(ti) 驗者,家裏又多了一份收入,新添置了冰箱、彩電等。

  義(yi) 西塔生的女兒(er) 求周巴毛跟著爸爸也接待了不少自然體(ti) 驗者,現在青海民族大學就讀旅遊管理專(zhuan) 業(ye) 。“我的家鄉(xiang) 就在國家公園裏麵,未來昂賽鄉(xiang) 還要建設特色小鎮,我覺得我們(men) 這一代年輕人有很多機會(hui) 為(wei) 家鄉(xiang) 做點什麽(me) 。”求周巴毛告訴記者,畢業(ye) 後她會(hui) 回到家鄉(xiang) ,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讓家鄉(xiang) 變得更好,變成全世界旅行者的向往之地。

  記者了解到,昂賽生態體(ti) 驗特許經營項目收益的45%屬於(yu) 接待家庭,45%作為(wei) 社區公共基金,另外10%作為(wei) 野生動物保護基金。

  截至2021年11月,昂賽自然體(ti) 驗項目累計接待團隊169隊,人數479人,總收益173.72萬(wan) 元,社區基金(包括村集體(ti) 基金和保護基金)95.546萬(wan) 元,接待家庭平均增收3.7萬(wan) 元。

  “中國國家公園有一個(ge) 理念就是保護優(you) 先,全民共享。”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國家公園團隊成員劉之秋說,“當地牧民的生活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從(cong) 不會(hui) 說普通話,生活中隻有放牧,一步步轉變到可以拿起攝影機跟外人交流生態學知識、攝影知識,特許經營項目的獨特性,給牧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轉變。”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