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今年青海已累計增殖放流各種魚類2185萬尾

發布時間:2022-08-25 10:3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24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自今年“全國放魚日”以來,青海省已累計向長江、黃河流域增殖放流花斑裸鯉、重口裂腹魚、齊口裂腹魚75萬(wan) 尾,放流青海湖裸鯉2110萬(wan) 尾,總計放流2185萬(wan) 尾,圓滿完成2022年魚類增殖放流任務。

  魚類增殖放流作為(wei) 恢複水生生物資源的重要舉(ju) 措之一,在改善水域環境、保護生物多樣化等方麵起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青海高度重視魚類增殖放流工作,研究製定《青海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放生工作方案(2022-2025年)》,設立民間增殖放流點位23個(ge) ,積極引導廣大群眾(zhong) 參與(yu) 到魚類增殖放流中來,共同養(yang) 護青海水生生物資源。

  根據《青海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放生工作方案(2022-2025年)》,青海全省設立民間增殖放流點位23個(ge) ,逐年開展增殖放流工作,同時,進一步強化科普宣傳(chuan) 力度,引導更多社會(hui) 群體(ti) 參與(yu) 漁業(ye)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共同養(yang) 護水生生物資源。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大半輩子的 綠色情緣

    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在青海大地活躍著近15萬名管護員,他們以山河為家,以守護好“中華水塔”為己任,長期奔波在管護一線,用雙腳丈量腳下的每一片土地。[詳細]
  • 堅決築牢國家生態 安全屏障

    青海是三江之源,被譽為“中華水塔”,保護好青海的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一直以來,青海突出國家公園建設,深入推進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示範省建設。[詳細]
  • 國家公園省 大美青海情

    青海美在生態之“大”,每年向下遊輸送900多億立方米源頭活水,氣候調節和物種保有等功能性價值不可估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青海美在“國家公園”名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