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秋季遷徙水鳥數量達曆史新高
據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3日消息,青海湖水鳥秋季遷徙期監測顯示,共監測到水鳥39種,數量達233300餘(yu) 隻,較上年同期增長32%,創青海湖秋季遷徙水鳥數量曆史新高。
作為(wei) 國際重要濕地,青海湖不僅(jin) 是維係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ti) 、控製西部荒漠化向東(dong) 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中亞(ya) 、東(dong) 亞(ya) 兩(liang) 條候鳥遷徙路線的交匯點,是中國境內(nei) 候鳥繁殖數量最多、種群最為(wei) 集中的繁殖地。
據悉,此次巡護監測到水鳥以鴨類為(wei) 主,共計200300餘(yu) 隻,占總數量的86%,其中赤嘴潛鴨120700餘(yu) 隻、紅頭潛鴨23100餘(yu) 隻、赤麻鴨20300餘(yu) 隻、綠翅鴨11100餘(yu) 隻、赤頸鴨10100餘(yu) 隻、鳳頭潛鴨7300餘(yu) 隻、針尾鴨3900餘(yu) 隻、赤膀鴨3000餘(yu) 隻,赤嘴潛鴨成為(wei) 青海湖秋季遷徙期絕對優(you) 勢種,占總數量的52%。
同時,此次監測到青海湖主要繁殖水鳥普通鸕鶿5000餘(yu) 隻、鳳頭5000餘(yu) 隻、漁鷗1600餘(yu) 隻、棕頭鷗1200餘(yu) 隻、斑頭雁600餘(yu) 隻;監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60隻;監測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大天鵝27隻、黑頸22隻、角2隻,大天鵝遷徙期較往年有所提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湖北岸首個草原碳匯項目落地
24日,記者從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獲悉,素有“中國普氏原羚之鄉”的該州剛察縣與國家能源集團龍源(北京)碳資產管理技術有限公司簽署草原碳匯項目開發合作協議。[詳細] -
祁連山青海側風拂“豐”景 色彩斑斕宛若油畫
在位於祁連山腹地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田野裏金燦燦的小麥和青稞顆粒飽滿,收割機的轟鳴聲如同吹響了秋收的號角。[詳細] -
青海湖畔治沙見聞:打造中國第二個塞罕壩
21世紀頭幾年,這一關於中國內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的“命運”之問,發人深省。彼時,專家預測,青海湖正麵臨越來越嚴重的沙漠化威脅,如果其生態環境得不到有效治理,將在200年後消失。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