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中國濕地大省十年退耕退牧還濕44.25萬畝

發布時間:2022-09-26 15:2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十年來,青海累計投入各類濕地保護資金11.9億(yi) 元(人民幣,下同),修複退化濕地22萬(wan) 畝(mu) ,完成退耕退牧還濕44.25萬(wan) 畝(mu) 。一批退化濕地得到修複,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進一步增強。”23日,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長鄧爾平對外表示。

  當日,“青海這十年”林草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在西寧市召開。

  濕地被譽為(wei) “地球之腎”,與(yu) 森林、海洋並稱為(wei) 全球三大生態係統,具有涵養(yang) 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服務功能。健康的濕地生態係統對維護國家生態、糧食和水資源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據第三次中國國土資源調查顯示,青海省濕地麵積7651萬(wan) 畝(mu) ,占中國濕地總麵積3.5億(yi) 畝(mu) 的21.86%,麵積居中國第一。

  多年來,青海省堅持把濕地保護作為(wei) 維護“中華水塔”生態安全的重要依托,該省國家濕地公園數量從(cong) 2013年1處增長到目前的19處,16處已通過國家試點驗收,認定省級重要濕地32處。

  同時,青海在中國率先實施了濕地生態管護員製度,三江源綜合試驗區22縣區設置963名濕地管護員,管護麵積2890萬(wan) 畝(mu) 。共設置森林、草原、濕地生態保護公益崗位14.51萬(wan) 個(ge) ,累計發放勞務報酬39.6億(yi) 元,年人均增收近2萬(wan) 元,三江源地區達到2.16萬(wan) 元,帶動近18萬(wan) 貧困民眾(zhong) 脫貧。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