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四川盆地恐龍足跡》科研專著正式出版
科研專(zhuan) 著《四川盆地恐龍足跡》出版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 供圖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26日對外發布消息稱透露,由該博物館科研人員葉勇、彭光照、江山、郝寶鞘與(yu)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博士合作編著,由著名恐龍專(zhuan) 家董枝明教授作序的科研專(zhuan) 著《四川盆地恐龍足跡》,日前由地質出版社正式出版。
據了解,該專(zhuan) 著從(cong) 區域研究的角度出發,通過大量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眾(zhong) 多足跡化石點的野外調查和核實,對四川盆地60多年來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研究成果進行了係統整理、總結和分析,特別對數十年來發表在不同類型和語種的專(zhuan) 業(ye) 期刊上的科研成果進行了匯總和修訂。
專(zhuan) 著相關(guan) 內(nei) 容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 供圖
同時,書(shu) 中采用了大量精美的照片和插圖,因此不僅(jin) 具有較大科研參考價(jia) 值,適合地質古生物等專(zhuan) 業(ye) 人士使用,而且具有重要的科普教育價(jia) 值,適合古生物愛好者閱讀。
近年來,自貢恐龍博物館積極加強科研平台建設,加強科研創新,成績斐然。2017年以來,先後成功申報立項和開展現代古生物學與(yu) 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3項、自然資源部地層與(yu) 古生物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科研課題1項、四川省文物局重點科研課題1項、自貢恐龍博物館自主立項科研課題7項。此外,在GSA Bulletin(美國地質學會(hui) 通報)、Cretaceous Research(白堊紀研究)和《地質學報》(英文版)等國內(nei) 外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40餘(yu) 篇(其中SCI論文20餘(yu) 篇),出版科研專(zhuan) 著1部、館藏精品圖錄1本,豐(feng) 碩的科研成果為(wei) 博物館的收藏和保護、陳列和展覽、科普和宣傳(chuan) 等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黑水:彩林進入最佳觀賞期 層林盡染秋意濃
大紅、金黃、橙黃、墨綠、淺藍......秋意漸濃,輕風把四川阿壩州黑水縣3000多平方公裏的林濤樹海慢慢渲染,從穀底到山巔,千樹萬葉將躍動的生命燃燒,留下最絢麗的身影,冰山彩林交相輝映。[詳細] -
四川巴山大峽穀彩林迎來最佳觀賞期
10月下旬,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巴山大峽穀景區迎來了彩林最佳觀賞期。從空中俯瞰,紅、黃、藍三色交相輝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呈現出層林盡染的秋日美景。[詳細] -
3878億立方米!四川盆地頁岩氣勘探獲得重大發現
今天(10月18日)中國石化發布消息,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在四川盆地頁岩氣勘探獲得重大突破,評價落實地質資源量達3878億立方米。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