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調度為三峽工程運行保駕護航
11月25日,在位於(yu) 湖北省宜昌市的三峽水利樞紐梯級調度通信中心(簡稱三峽梯調)調度大廳內(nei) ,長江流域水雨情遙測圖、長江幹流電站的實時流量圖等信息精準呈現在巨型電子大屏上。這裏就是三峽集團梯級電站聯合調度的智慧中樞,長江幹流6座梯級電站與(yu) 它緊密相連。
十年來,這套智慧調度係統的預測預報精度、調度調控準度持續提升,在助力長江防洪減災、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麵做出了貢獻。
長江電力三峽調度大廳 周保紅 攝
預測水情的“千裏眼”
在三峽梯調,水情遙測係統正在高效運轉,實時匯集、分析來自1500個(ge) 水雨情站點、20000多個(ge) 區域自動氣象站點的各類氣象水文信息,監測預報範圍覆蓋長江上遊近80%的流域麵積,可在10分鍾內(nei) 完成主要控製站以及控製性水庫的信息收集。
三峽梯調開展聯合會(hui) 商。(資料圖) 莫祖鳳 攝
氣象水文預測預報是開展好樞紐防汛、電力生產(chan) 、工程建設等各項工作的重要保障。2012年,三峽梯調建成了當時全國最大的水情遙測係統,可在5分鍾內(nei) 采集從(cong) 四川屏山到湖北宜昌400多個(ge) 遙測站點信息。2016年,水雨情遙測站增加至600多個(ge) ,實現了長江幹、支流站點全覆蓋。
“對於(yu) 長江上遊流域洪水,我們(men) 能做到10天以內(nei) 看趨勢,5天以內(nei) 看量級,2天以內(nei) 看過程。”長江電力三峽梯調副主任鮑正風說,目前水雨情預報範圍覆蓋14個(ge) 省市超200萬(wan) 平方公裏的區域,並實現了4萬(wan) 多個(ge) 5公裏×5公裏網格的數值預報。
科學調度的“精算師”
長江幹流6座梯級水庫總防洪庫容達376億(yi) 立方米,占長江流域納入聯合調度水庫總防洪庫容的50%以上,科學調度是讓梯級水庫群“活”起來的核心所在。
三峽集團流域管理中心水資源中心副主任專(zhuan) 業(ye) 師胡挺介紹,長期以來,三峽集團著眼全流域,組織開展係統性聯合防洪調度研究,提出一係列聯合防洪調度成果,並積極促進最新成果納入三峽調度規程和每年的年度調度方案,指導水庫實時調度運行。
2020年,三峽水庫出現建庫以來的最大洪峰,峰值達7.5萬(wan) 立方米每秒,超過1998年6.33萬(wan) 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而長江中下遊安然無恙。
荊州市內(nei) 的荊江大堤。(資料圖) 湯偉(wei) 攝
根據長江水利委員會(hui) 分析,如果沒有以三峽水庫為(wei) 核心的水庫群聯合調度,在同樣量級洪水的情況下,沙市洪峰水位將超過保證水位1.3米,蓮花塘洪峰水位將超過保證水位0.8米,這意味著荊江分洪區必須啟用,分洪區內(nei) 60多萬(wan) 人口要轉移,49.3萬(wan) 畝(mu) 耕地以及10餘(yu) 萬(wan) 畝(mu) 水產(chan) 養(yang) 殖場將被淹沒。
調節水量的“穩定器”
除了防洪,智慧調度係統在水資源利用、生態調度等方麵也發揮了作用,堪稱調節水量的“穩定器”。
截至2022年6月,三峽工程已累計為(wei) 長江中下遊調節補水3332億(yi) 立方米,有效改善了中下遊地區的通航條件,保障了沿江生產(chan) 、生活和生態用水需求。
2022年夏季三峽工程為(wei) 中下遊補水。(資料圖) 湯偉(wei) 攝
2022年,長江流域持續幹旱,8月1日至15日,長江委統籌抗旱用水和高溫保供電需求,調度流域控製性水庫群有序向中下遊地區補水約53億(yi) 立方米,其中三峽水庫補水10.9億(yi) 立方米,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長江中下遊幹流水位偏低的情況。
同時,為(wei) 最大限度發揮長江水庫群生態功能,梯級水庫連續12年開展生態調度試驗。向家壩下遊與(yu) 葛洲壩下遊河段魚類產(chan) 卵監測情況表明,生態調度對促進“四大家魚”等產(chan) 漂流性卵魚類繁殖的作用顯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白鶴灘水電站首次蓄水至正常蓄水位825米
記者25日從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水電四局”)獲悉,24日下午,由該公司參建的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成功蓄水至高程825米,首次達到正常蓄水位。 [詳細] -
中國水電五局西藏分公司開展誌願義務植樹活動
近日,中國水電五局西藏分公司黨工委聯合林芝市工會、團市委、三峽集團等多家單位前往嘎拉村開展誌願義務植樹活動,為雪域高原種植下600餘株“生態樹”。 [詳細] -
30萬尾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魚苗將陸續放流長江
24日上午,在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川宜賓段,首批10萬尾魚苗放流到長江。對有效補充魚類野外種群資源,保護物種多樣性,修複長江生態,推進共抓長江大保護,具有積極意義。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