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隱匿在大山深處的“打卡地”

發布時間:2022-12-06 11:32:00來源: 青海日報

  小雪節氣過後,隨著初冬的第一場雪悄然飄落,地處西寧市湟源縣城20公裏外的東(dong) 峽鄉(xiang) 拉爾貫村瞬間“換裝”。一座座以青磚、鬆木為(wei) 主的農(nong) 家院錯落有致,在白雪點綴下顯得別有情趣。

  “主體(ti) 結構已經基本完工,明年夏天這民宿就能開業(ye) 了,我們(men) 也能在家門口賺到錢啦!”看著眼前即將完工的二層小樓,村民張寰齡高興(xing) 地說。

  此前,張寰齡一直在外奔波打拚。今年年初,他選擇回到家鄉(xiang) ,對原有房屋進行翻修改造,和大夥(huo) 兒(er) 一起開辦農(nong) 家樂(le) 。

  張寰齡說:“我們(men) 村依山傍水,自然資源十分豐(feng) 富。但以前因為(wei) 交通不便,很多村民想著搬離這裏或者外出務工,我也不例外。這幾年,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我們(men) 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致富路,不少遊客來我們(men) 這裏‘浪山’,農(nong) 家樂(le) 發展前景越來越好了。”

  拉爾貫村擁有豐(feng) 富的林地資源和天然的水生態環境。近年來,在東(dong) 峽鄉(xiang) 黨(dang) 委的積極引導下,拉爾貫村黨(dang) 支部依托當地良好的生態、旅遊、鄉(xiang) 村、人文等資源,大力發展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業(ye) 。

  從(cong) 隱匿在大山深處的貧困村到遊客慕名而來的鄉(xiang) 村旅遊“打卡地”,鄉(xiang) 村旅遊的興(xing) 起激活了拉爾貫村的一草一木,既刷新了產(chan) 業(ye) 模式,又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

  “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是我們(men) 村黨(dang) 支部的責任。不過剛開始的時候,我這心裏也沒底。”回顧起這一段的心路曆程,拉爾貫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林打開了“話匣子”。

  張林介紹,自從(cong) 2015年開始實施“高原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項目後,拉爾貫村整合了993萬(wan) 元的項目資金,對農(nong) 戶庭院、廣場、村級活動場所進行整體(ti) 規劃,實施了29戶河湟莊廓、停車場、村綜合服務中心、村級遊客接待中心等修建項目,並完善了相應的配套設施。2016年,村裏的沙石路升級為(wei) 了瀝青路,車輛通行方便了。隨後,通過技能培訓、實地走訪,對如何經營、管理農(nong) 家樂(le) 的認識變得逐漸清晰起來。

  “原來除了在家種地以外,基本沒什麽(me) 收入來源,外出打工收入很不穩定,一年到頭也存不下幾個(ge) 錢。現在我們(men) 辦起了農(nong) 家樂(le) ,年收入達到2萬(wan) 元左右,最重要的是還能照顧家裏,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村民侯生海說道。

  侯生海是拉爾貫村的脫貧戶,鄉(xiang) 村旅遊興(xing) 起後,他就致力於(yu) 如何辦好農(nong) 家樂(le) 。幾年下來,憑著新鮮的菜品、熱情的服務讓不少“頭回客”變成了“回頭客”。

  “聽到遊客誇咱這裏風景秀美,誇咱農(nong) 家菜香,我這心裏就美滋滋的。我最近還計劃著再增添幾個(ge) 新的菜品呢!”侯生海樂(le) 嗬嗬地說。

  從(cong) 摸索前行到如今規範發展,拉爾貫村持續推動農(nong) 家樂(le) 提質升級。

  2018年以來,拉爾貫村黨(dang) 支部持續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在村前旅遊公路兩(liang) 側(ce) 、村級文化廣場、村內(nei) 巷道、農(nong) 戶門前等處,種植花草樹木,美化周邊環境。同時,為(wei) 鼓勵村民興(xing) 辦農(nong) 家樂(le) ,拉爾貫村黨(dang) 支部對民房改建農(nong) 家樂(le) 的經營戶,在技術、管理、客源等方麵給予幫助,不僅(jin) 有效利用資源,還解決(jue) 了部分勞動力就業(ye) 問題,有力促進了村民增收。

  目前,拉爾貫村依托鄉(xiang) 村旅遊發展農(nong) 家樂(le) 、經營特色產(chan) 品的有10餘(yu) 家,很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ye) 。

  “如今,許多村民還在自家農(nong) 家院開設點菜、自助燒烤、租賃鍋灶等設施服務,農(nong) 家院內(nei) 衛生間、熱水器、無線網絡等配套設施也十分齊全,越來越多的遊客願意為(wei) 了賞景遊玩、特色美食,專(zhuan) 程來到這裏感受綠水青山間的田園生活樂(le) 趣。身處這裏,幸福感油然而生。”駐村工作隊隊員李福說。

  乘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東(dong) 風,拉爾貫村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鄉(xiang) 村體(ti) 驗為(wei) 主題,整合村內(nei) 自然資源、特色旅遊產(chan) 品,不斷豐(feng) 富旅遊新模式。

  走在拉爾貫村平整的道路上,張林信心滿滿地說:“農(nong) 家樂(le) 承載著村民的幸福感。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上,我們(men) 要把工作重點放到農(nong) 家樂(le) 升級、促進村民增收、推動鄉(xiang) 風文明建設、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上來,讓這方好山好水‘醉’了遊人、富了百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