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自然資源領域:構建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圖為(wei) 天鵝和多種水鳥棲息在青海黃河流域。(資料圖) 李玉峰 攝
青海省自然資源廳14日對外發布消息,青海省自然資源部門已印發《青海省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chan) 品實現機製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構建具有青藏高原區域特色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路徑。
青海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處負責人介紹,上述《方案》提出了四個(ge) 方麵11項具體(ti) 措施,要求以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為(wei) 統領,以構建具有青藏高原區域特色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路徑為(wei) 目標,到2035年,全麵建立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製度體(ti) 係。
在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增強生態產(chan) 品有效供給方麵,上述《方案》提出,從(cong) 生態係統服務功能重要性、生態脆弱性出發,研究編製黃河重點生態區、長江重點生態區生態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推動重點生態區重大生態保護和修複工程。同時,構建“誰修複、誰收益”市場機製,鼓勵和支持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重點領域生態保護修複項目設計、修複、管護等全過程。通過對受損的自然生態係統開展保護修複,穩步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有效提高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供給能力。
在優(you) 化國土空間格局、提供生態產(chan) 品生產(chan) 空間載體(ti) 方麵,《方案》提出,科學布局生產(chan) 、生活、生態空間,保持自然生態係統的原真性、整體(ti) 性和係統性,合理確定各類空間用地的規模、結構、布局和時序,嚴(yan) 格落實耕地用途管製,將耕地保護責任落實到人和地塊,推進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係統建設,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和“三區三線”劃定成果,保障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生態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用地需求,著力提供生態產(chan) 品生產(chan) 必要的空間載體(ti) 。
青海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處負責人介紹,在壓實自然資源產(chan) 權主體(ti) 、提高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轉換效率方麵,《方案》提出,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chan) 產(chan) 權製度改革,結合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所有權委代理機製試點,開展自然資源資產(chan) 調查監測,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為(wei) 基礎,依托年度國土變更調查、年度地類變化監測、自然資源專(zhuan) 項監測,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的自然資源現狀數據庫,為(wei) 製定生態產(chan) 品目錄清單和建立生態產(chan) 品信息基礎數據庫提供基礎支撐。
此外,在強化資產(chan) 保護與(yu) 使用、助力推動成果應用方麵,《方案》提出,逐步完善自然資源有償(chang) 使用製度,建立健全二級市場交易平台、規則、指南等具體(ti) 措施。積極推進礦業(ye) 權出讓製度和礦產(chan) 資源權益金製度落實,探索研究“淨礦”出讓製度。通過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chan) 清查製度,構建全省自然資源資產(chan) 清查價(jia) 格體(ti) 係,有序開展全省全民所有土地、礦產(chan) 、森林、草原、濕地的資產(chan) 清查,開展估算經濟價(jia) 值,為(wei) 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GEP)核算統計提供依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茫崖用上光伏新能源
截至12日,青海茫崖市花土溝鎮英東辦公樓屋麵光伏建設項目已連續並網發電18天,標誌著青海茫崖市實現了新能源光伏“發電、自用”從無到有的曆史性突破,步入光伏新能源時代。 [詳細] -
中國濕地大省青海:近千名濕地管護員讓“地球之腎”漸入佳境
“濕地管護員實行持證上崗製度,放牧的同時也在工作,每個月可以拿到1800元(人民幣,下同)的工資。”家住青海省玉樹州隆寶鎮措美二社牧民羅鬆它開是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名濕地管護員。[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總體改善趨勢
記者7日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發布會上獲悉,與試點前相比,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植被麵積增加51.27平方公裏,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總體改善趨勢。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