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中國濕地大省青海:近千名濕地管護員讓“地球之腎”漸入佳境

發布時間:2022-12-12 18: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濕地管護員實行持證上崗製度,放牧的同時也在工作,每個(ge) 月可以拿到1800元(人民幣,下同)的工資。”家住青海省玉樹州隆寶鎮措美二社牧民羅鬆它開是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名濕地管護員,“隆寶是瀕危物種黑頸鶴的重要繁殖地,現在隆寶黑頸鶴數量越來越多,說明我們(men) 把這片濕地保護得很好。”

  截至目前,平均按3萬(wan) 畝(mu) 設置1名管護崗位,青海省在2890.6萬(wan) 畝(mu) 濕地中設置了963名濕地管護員。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被譽為(wei) “中華水塔”。濕地被譽為(wei) “地球之腎”,是青海最重要的生態資源和生態基礎,豐(feng) 富的資源、多樣的類型、強大的生態功能,使青海濕地成為(wei) 中國乃至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生態調節區。

  數據顯示,目前青海濕地總麵積712.39萬(wan) 公頃(1.07億(yi) 畝(mu) ),濕地麵積居中國前列。為(wei) 了保護好高原濕地資源,青海省從(cong) 2014年開始,在中國率先啟動實施了濕地生態管護員製度,經過9年的摸索,初步探索出了一條高原濕地保護的新辦法。

  2015年,大學剛畢業(ye) 的藏族小夥(huo) 久美多傑回到自己的家鄉(xiang)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選擇成為(wei) 首批濕地管護員中的一員。“2015年,青海澤庫澤曲國家濕地公園被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批準為(wei) 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我學的是畜牧獸(shou) 醫,做濕地管護員的工作應該可以用得上。”今年32歲的久美多傑已經在家鄉(xiang) 的這片濕地上守護了7年。

  在澤曲國家濕地公園108萬(wan) 畝(mu) 範圍內(nei) ,帶領22名管護員巡查巡護濕地情況,記錄野生動植物,每年水鳥秋季遷徙期時,經常有水鳥因各種因素無法完成遷徙而滯留,久美多傑和同伴們(men) 在日常巡護巡查時,一旦發現滯留的水鳥,便會(hui) 聯係當地森林公安和野生動物救助機構進行救助。

  久美多傑說,“現在牧民不僅(jin) 不會(hui) 過度放牧,看到有人占用濕地,還會(hui) 第一時間跟我們(men) 說。”

  自中國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以來,已指定國際重要濕地64處,其中青海省共3處,分別為(wei) 青海湖鳥島、紮陵湖、鄂陵湖3處國際重要濕地,履約麵積18.4萬(wan) 公頃。同時,該省擁有20處濕地公園,保護麵積32.55萬(wan) 公頃。

  據了解,青海10年累計投入資金11.78億(yi) 元,實施了224項濕地保護修複項目,濕地生態係統質量穩步提升。

  “未來,我們(men) 將繼續全麵推進濕地保護、修複、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到2030年,新申報國際重要濕地2處至3處、國家重要濕地18處、國家及省級濕地公園6處,把更多重要濕地納入自然保護地。同時,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大泥炭沼澤濕地保護力度。全力保護途經青海的2條國際候鳥遷飛通道,為(wei) 更多濕地物種提供生態完善的棲息地。”青海省濕地保護中心副主任馬春豔表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