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2022年完成國土綠化525.5萬畝
圖為(wei) 青海三江源地區風光。 李江寧 攝
14日,記者從(cong) 2022青海省國土綠化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2022年該省完成國土綠化525.5萬(wan) 畝(mu) ,其中營造林267萬(wan) 畝(mu) 、草原治理修複258.5萬(wan) 畝(mu) ,分別為(wei) 年度任務的143.5%和100%。
據悉,近年來,青海省依托三江源、祁連山、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修複、退化草原治理修複、退耕退牧還林還草等重點生態工程,深入實施《青海省國土綠化鞏固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紮實推進西寧南北山四期、黃河流域尖紮至同仁段生態修複項目及湟水流域、黃河穀地等重點區域綠化。
圖為(wei) 青海湖沙島風光。 李江寧 攝
同時,按照“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濕則濕、宜荒則荒”原則,科學劃定造林綠化用地,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大力開展城市周邊、農(nong) 牧村莊、交通沿線、河道兩(liang) 岸高標準綠化。此外,結合國土“三調”數據和最新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做好造林綠化空間適宜性評價(jia) ,推動規劃造林綠化空間明確落實到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中並上圖入庫。
今年,該省不斷豐(feng) 富拓展義(yi) 務植樹盡責形式,逐步完善各級各類義(yi) 務植樹基地體(ti) 係,“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深入推進。依托2處國家級“互聯網+全民義(yi) 務植樹”基地和27處省級基地,全年完成義(yi) 務植樹1800餘(yu) 萬(wan) 株,參與(yu) 義(yi) 務植樹人數達300萬(wan) 人次,盡責人數和盡責率明顯提升。
同時,青海強化部門綠化合力,以“應綠盡綠”為(wei) 目標,加快推進行業(ye) 管理區域造林綠化,加強綠化成果保護,共同推進綠色城鎮、綠色鄉(xiang) 村、綠色企業(ye) 、綠色庭院、綠色校園、綠色機關(guan) 、綠色營區建設,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合力推進的大綠化格局。
“我們(men) 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全年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27.46萬(wan) 畝(mu) ,為(wei) 年度任務的120%。”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總工程師田劍介紹說,“同時,啟動實施《青海省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落實禁牧麵積2.8億(yi) 畝(mu) ,草畜平衡麵積3.16億(yi) 畝(mu) ,草原生態係統功能穩步提升,持續向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自然資源領域:構建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青海省自然資源廳14日對外發布消息,青海省自然資源部門已印發《青海省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實現機製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構建具有青藏高原區域特色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詳細] -
青海茫崖用上光伏新能源
截至12日,青海茫崖市花土溝鎮英東辦公樓屋麵光伏建設項目已連續並網發電18天,標誌著青海茫崖市實現了新能源光伏“發電、自用”從無到有的曆史性突破,步入光伏新能源時代。 [詳細] -
“地質雲·青海”上線 探索地質調查數據采集、共享與服務
記者9日從青海省自然資源部門獲悉,“地質雲·青海”平台已正式上線,將提升地質調查數據采集、匯聚、共享與服務能力,促進地質數據有機整合。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