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省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

發布時間:2023-01-04 11:12:00來源: 青海日報

  2022年,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開展藍天碧水保衛戰百日攻堅行動,著力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1月至11月,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為(wei) 96.4%。

  2021年,青海省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國家考核青海省2021年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結果為(wei) “優(you) 秀”。玉樹州、祁連縣、澤庫縣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平安區、茶卡鎮入選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持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省生態環境廳統籌推進燃煤、移動源、大氣麵源汙染治理,年內(nei) 淘汰燃煤小鍋爐363.78蒸噸,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散煤1.3萬(wan) 戶,淘汰高排放老舊車5287輛。實施工業(ye) 深度治理工程10個(ge) ,重點行業(ye) 安裝VOCs在線監管係統47套。強化環境空氣質量研判預警,采取預警、督辦等形式督促各地落實治理措施。

  係統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安排中央及省級水汙染防治專(zhuan) 項資金20.59億(yi) 元,在黃河、長江、瀾滄江、湟水河及青海湖流域實施38個(ge) 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保護修複項目。在湟水流域建成日處理1萬(wan) 噸的北川工業(ye) 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在青海湖實施二郎劍汙水處理廠擴能建設工程,新增生活汙水日處理能力3000噸。完成黃河幹流排汙口排查,實施湟水河排汙口整治1110個(ge) 、完成率為(wei) 61%。地級城市黑臭水體(ti) 治理成效持續鞏固,實現長治久清。1月至11月,全省35個(ge) 地表水國考斷麵水質總體(ti) 保持穩定,長江、黃河幹流、瀾滄江出省境斷麵水質達到Ⅱ類及以上,湟水河出省境斷麵水質達到Ⅲ類,青海湖等重點湖庫水體(ti) 優(you) 良。

  強化土壤風險管控。紮實推進農(nong) 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汙染源頭防治,建立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複名錄並實行動態管理。劃定土壤和地下水汙染防治重點區域,啟動全省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湟水流域鉻汙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健全完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審批等14項製度,全力推進危險廢物處置核查問題整改。全省土壤環境保持清潔。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湖2022年冬季巡護監測工作完成

    2022年12月26日至30日,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組織開展青海湖越冬水鳥、普氏原羚冬季交配期種群調查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監測到越冬水鳥9種11100餘隻,較上年同期增長3.5倍。 [詳細]
  • 青海柴達木五龍溝現存近333.3公頃野生枸杞林

    2022年12月28日,記者從青海枸杞“柴達木”品牌發布會上了解到,在青海省昆侖山脈柴達木盆地五龍溝內,有近333.3公頃(5000畝)野生枸杞林,林分曆史達到幾千年以上,現存樹齡60-100年以上的多達百株,最老的樹齡達200多年之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