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生物多樣性之美】載生態文明路 雅礱綠穀美如畫

發布時間:2023-01-05 16:25:00來源: 山南市委網信辦

  “山色淺深隨夕照,瓊結河水日夜流。”盛夏之際,位於(yu) 雅礱河穀的瓊結縣,林木蔥蘢,輕風微揚,日間群鳥紛飛,夜間蟲聲呢喃,映入眼簾的是蜿蜒曲折的鄉(xiang) 村公路盤旋在青山綠水間,家家戶戶屋頂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耀眼,白唇鹿、岩羊、赤麻鴨等野生動物抬眼可見……處處呈現出生態文明建設的豐(feng) 碩成果,宛如一幅自然變幻、景色秀麗(li) 的畫卷次第綻開。

1.jpg
圖為(wei) 季夏時節瓊結縣拉玉鄉(xiang) 日瑪崗村。曲傑攝

  早在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人們(men) 就認識到保護生態資源的重要性。周初,周公提到“禹之禁”時說:“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今天,人們(men) 對生態文明的認識,已提高到關(guan) 係人民福祉、關(guan) 乎民族未來的高度。

  這個(ge) 高瞻遠矚、目光長遠的認識,讓瓊結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中,始終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導,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狠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麵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汙染防治攻堅戰,構建了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質量持續提升、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的良好格局,譜寫(xie) 了共創美麗(li) 瓊結的嶄新篇章。

  製度先行夯基固本

  黨(dang) 的十八大指出,製度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製度進步是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的一大標誌,加強製度建設與(yu) 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是同等重要的任務。

  10年來,瓊結縣始終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重大發展戰略之一,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統一的有機整體(ti)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道路。先後在“十二五”時期和“十三五”時期提出了建設“富而強、和而美”的新瓊結和打造“雅礱綠穀”的目標;同時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全縣中心工作,通過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政策措施、積極創建生態文明示範鄉(xiang) 村等一係列行之有效的舉(ju) 措,逐漸形成了“黨(dang) 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負責、環保牽頭、部門配合、輿論引導、社會(hui) 參與(yu) ”的工作格局。

2.jpg
圖為(wei) 瓊結縣藏王陵景區。曲傑攝

  在這個(ge) 大背景下,瓊結縣先後出台了《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方案》《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實施方案》等一係列規劃和文件,為(wei) 高質量全方位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實現了環保部門孤軍(jun) 作戰、力不從(cong) 心到農(nong) 、林、水、交、住等行業(ye) 部門並肩奮戰勠力同心的可喜轉變。

  同時,瓊結縣從(cong) 認真落實“河長製”、全麵推行“林長製”、常態開展“綜合治”等方麵精準發力、靶向施策,建立健全了環環相扣、周密嚴(yan) 謹的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製。

3.jpg
圖為(wei) 瓊結縣瓊結鎮雪康社區農(nong) 田現岩羊。曲傑攝

  截至目前,瓊結縣、三鄉(xiang) 一鎮、95%村(社區)命名了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走在了全市前列;共設置縣、鄉(xiang) 、村三級河長35人,巡河護河員153人,覆蓋全縣所有河流湖泊,全縣行政區域內(nei) 河流水質均符合國家Ⅲ類標準,達標率長年保持100%;共設立三級林長159人,明確了三級林長和33個(ge) 縣級責任部門工作職責和目標任務,初步形成了各級林長包聯責任區域基本劃定、林草資源全域覆蓋、源頭管理保護發展的新格局。10年來,全縣環境衛生大改善、縣容縣貌大改善、鄉(xiang) 村環境衛生大提高、交通秩序大規範、商戶經營大文明、河道環境大整治“六項環境衛生整治行動”也成效顯著。

  力促發展功在千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反複強調:“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這是民意所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屋建瓴的指示,讓瓊結縣在守住生態紅線的同時,立足資源優(you) 勢,探索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為(wei) 守好發展和生態兩(liang) 條底線,瓊結縣人人加大硬件投入、落實生態建設各項補助政策,國土綠化行動、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等方麵,及時兌(dui) 現生態效益補償(chang) 金,聘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植樹造林,努力打造生態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不斷拓寬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致富路,形成了“項目興(xing) 、百姓富、生態美”的良好局麵。

  10年來,瓊結縣共整合資金1137.39萬(wan) 元實施了20個(ge) 行政村人居環境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投入2704.89萬(wan) 元實施優(you) 質安全飲用水工程;投資1.74億(yi) 元實施強農(nong) 惠農(nong) 項目833個(ge) ;投入569.9萬(wan) 元修建垃圾收集房74座;投資900萬(wan) 元建成了縣人民醫院醫療廢水廢棄物處理站;投資2666.42萬(wan) 元建成縣城生活汙水處理廠;投資2508.74萬(wan) 元建設瓊果河國家濕地公園……;聘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3人為(wei) 鄉(xiang) 村保潔員、188人為(wei) 生態崗位人員。

  在千家萬(wan) 戶將“生態飯”越吃越香中,瓊結也越來越美麗(li) ,越來越富裕。

  喜看今朝盛世歡歌

  黨(dang) 的十八大指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hui) 建設各方麵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li) 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瓊結縣委、縣政府經過不斷探索,總結出了一條以“藏源文化”之源為(wei) 依托、以優(you) 美生態環境為(wei) 底色,積極開發、保護和運營瓊果河國家濕地公園及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融為(wei) 一體(ti) 的獨特自然風光,將良好的生態資源轉化為(wei) 生態產(chan) 品的發展思路。在這個(ge) 思路引領下,有序推進藏王陵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遊客集散中心、東(dong) 嘎鄉(xiang) 村旅遊區和強吉村鄉(xiang) 村旅遊項目;成功舉(ju) 辦瓊結吐蕃文化旅遊節、強欽青稞酒文化節、“吐蕃詩人獎”、農(nong) 牧民才藝風采大賽、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舞蹈大賽;推出“多吉”鐵藝產(chan) 品、“瓊玉”水晶玉石產(chan) 品、“達娃卓瑪”服飾、“強欽”青稞酒、“雅礱阿佳”菜籽油、“巴紮益”酸奶、“日吾德慶”藏香、“吉祥海螺”蕎麥特色商品形成了生態旅遊、觀光旅遊相互促進發展態勢,有力帶動了旅遊服務業(ye) 、農(nong) 產(chan) 品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今日的瓊結,生態文明的傳(chuan) 承為(wei) “藏源故裏、雅礱綠穀”塗上了絢麗(li) 多姿的顏色。未來的瓊結,生態文明必將是一片嶄新的天地,生動展示古今藏源文化的魅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