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探訪中國唯一國家公園內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

發布時間:2023-01-29 09:2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隆冬時節,祁連山國家公園內(nei) 的山巒之巔已蓋上一層厚厚的白雪。在祁連山腳下,有一處人類為(wei) 野生動物搭建的“避風港”,生存受困的野生動物在此得到照料,直到恢複健康再次回到野外。

  圖為(wei) 1月18日,航拍青海省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祁連山是中國32個(ge) 生物多樣性保護陸域優(you) 先區域之一。區域內(nei) 分布著大麵積連續的雪豹適宜棲息地5.11萬(wan) 平方公裏。高原珍稀瀕危物種豐(feng) 富,分布有雪豹、荒漠貓、兔猻、黑頸鶴等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

  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地處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阿柔鄉(xiang) 境內(nei) 的祁連山下,海拔近3000米。是青藏高原功能齊全、設備先進、救護便捷的救護繁育基地之一,也是中國唯一國家公園內(nei) 的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

  圖為(wei) 1月18日,在青海省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內(nei) ,一隻荒漠貓正在進食。 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這三隻荒漠貓每天曬太陽的樣子都傻乎乎的,我就給它們(men) 起了‘大傻’‘二傻’和‘小傻’的名字,還有這隻小藏原羚,眼睛特別大,我叫它‘大眼睛’,西藏馬鹿喜歡流口水,我叫它‘口水娃’,岩羊性格倔,就叫‘小倔驢’。”出生於(yu) 1997年的徐豐(feng) 奕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的一名“奶媽”,幾個(ge) 月的相處,徐豐(feng) 奕為(wei) 每隻生活在這裏的小動物起了生動活潑的“非官方”名字。今年,她將第一次離家過年,和救護繁育站內(nei) 的“孩子們(men) ”作伴。

  中午,徐豐(feng) 奕穿上工作服,拿起掃帚和簸箕挨個(ge) 走進荒漠貓、西藏馬鹿、岩羊、藏原羚和黑鸛的籠舍開始打掃,遇到“妨礙公務”的家夥(huo) ,徐豐(feng) 奕也輕聲“責罵”兩(liang) 句。

  圖為(wei) 1月18日,青海省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工作人員徐豐(feng) 奕正在打掃西藏馬鹿的籠舍。 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大傻”“二傻”和“小傻”趴在籠舍窗台和棲架上懶洋洋地開始曬太陽;活潑好動的“大眼睛”沐浴著冬日的陽光來回踱步;“小倔驢”則開始鉚足力氣在籠舍內(nei) 練“飛簷走壁功”,一旁的“口水娃”則安靜地看著這位“室友”,顯得尤為(wei) “淡定”;機警的黑鸛看見有人來,不停地發出“驅趕”的叫聲……

  在救護繁育站的辦公室內(nei) ,整齊地擺放著這些“住戶”的檔案。救護繁育站站長李全亮告訴記者,每隻被送來救治的動物都會(hui) 被“建檔立卡”,檔案內(nei) 有“身份證”照片、健康狀況、飼喂記錄、行為(wei) 觀察記錄等詳細內(nei) 容。

  圖為(wei) 1月18日,在青海省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李全亮和徐豐(feng) 奕(左)準備給動物們(men) 投食。 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相較於(yu) 人類的生命長度來說,這些動物的生命很短,它們(men) 被送來都是承受了很多痛苦,在有限的條件裏讓它們(men) 活得健康快樂(le) ,等到健康狀況適合野外放歸時,我們(men) 會(hui) 對它們(men) 進行野化訓練,讓它們(men) 重回大自然。沒有條件放歸的動物,我們(men) 就照顧它們(men) 度過餘(yu) 生。”李全亮說,“我們(men) 能在彼此的生命中出現,對彼此都是一段很重要的記憶,在這裏工作,感觸最深的是對生命的敬畏。”

  截至目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共收容救護落單、受傷(shang) 的野生動物34隻,其中中國國家一級和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各13隻,成功放歸7隻野生動物。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