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從“十方麵”助推生態友好的現代化新青海建設
2月7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了解到,青海省將從(cong) 深入推進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係統開展草原生態綜合治理、全麵加強濕地保護修複與(yu) 管理、切實全麵強化野生動植物保護、依法保障林草資源安全、大力推進生態富民惠民、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不斷夯實發展基礎保障、從(cong) 嚴(yan) 加強幹部隊伍建設10個(ge) 方麵,助推生態友好的現代化新青海建設。
青海將高標準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加快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設園,紮實推進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做好昆侖(lun) 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前期工作;加快黃河流域、湟水河沿岸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等重點區域增綠擴綠行動,完成國土綠化26.66萬(wan) 公頃,完成義(yi) 務植樹1500萬(wan) 株,鞏固提升5個(ge) 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成效,加快推進海南藏族自治州防沙治沙示範州建設,完成防沙治沙8萬(wan) 公頃。
推動草畜平衡示範縣和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建立基本草原保護製度,加快推動禁牧、草畜平衡區矢量化落圖入庫;加快推進木裏草原生態係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建設;實施三江源濕地綜合保護、青海湖流域濕地係統治理、祁連山濕地水源涵養(yang) 等一批濕地保護修複重大工程;開展濕地綜合監測樣點核查、木裏礦區等監測。
係統組織開展雪豹、普氏原羚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積極籌劃青藏高原觀鳥大賽及雪豹、普氏原羚保護活動;推深做實林(草)長製,探索“林草長+檢察長+警長”等協作機製;嚴(yan) 格落實“雙包五聯”等工作機製,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
鞏固特色經濟林、林草種苗、中藏藥材等產(chan) 業(ye) ,壯大生態旅遊、森林康養(yang) 、自然教育等新業(ye) 態;積極吸納低收入人口參與(yu) 生態工程建設,帶動群眾(zhong) 務工增收;完善草原承包經營和草原資源用途管製製度,創新生態定位站、重點實驗室、質檢站、科研實驗基地等平台建設和管理;啟動青藏高原林草種質資源庫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讓生態之“樹”常青
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2022年,青海廣大幹部群眾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肩負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的重大責任,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詳細] -
青海五項措施推進新階段全省水利高質量發展
記者從青海省水利廳獲悉,該廳深入學習貫徹全省“兩會”精神,錨定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目標路徑和“六個現代化”新青海建設要求,以五項措施紮實推進全省水利高質量發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