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打造“茶業強省”:2025年雲茶全產業鏈產值實現翻番
近日,雲(yun) 南省印發《雲(yun) 南省茶葉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該省將努力實現由“茶業(ye) 大省”向“茶業(ye) 強省”轉變,到2025年,全省茶葉種植麵積、產(chan) 量分別穩定在740萬(wan) 畝(mu) 、50萬(wan) 噸左右,新增綠色有機茶園麵積150萬(wan) 畝(mu) ,保持有機認證茶園麵積、有機認證茶產(chan) 品數量全國第1位,力爭(zheng) 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實現翻番目標。
雲(yun) 南是中國茶業(ye) 大省,2021年全省茶葉種植麵積740萬(wan) 畝(mu) ,綜合產(chan) 值1071億(yi) 元,全國排名第二。近年來,該省出台“茶十條”等實施意見,提升茶葉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的積極性,有效促進茶產(chan) 業(ye) 的綠色有機發展和轉型升級。
《行動方案》提出,雲(yun) 茶產(chan) 業(ye) 堅持以綠色發展為(wei) 引領,以“普洱茶”“滇紅茶”為(wei) 重點,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從(cong) 主體(ti) 培育、品牌打造、科技創新、茶旅融合發展等全方位構建茶文化、茶產(chan) 業(ye) 、茶科技和茶生態協調發展的現代雲(yun) 茶產(chan) 業(ye) 體(ti) 係。
《行動方案》圍繞雲(yun) 茶全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做好古茶樹資源保護的基礎上,從(cong) 綠色茶園基地建設、雲(yun) 茶企業(ye) 高質量發展、雲(yun) 茶產(chan) 品質量安全保障、雲(yun) 茶品牌做大做強、茶產(chan) 業(ye) 與(yu) 新興(xing) 業(ye) 態融合發展等6個(ge) 方麵提出8個(ge) 重點工程任務18條措施,打造從(cong) “茶園”到“茶杯”的高質量綠色雲(yun) 茶產(chan) 業(ye) 。
其中提出,以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臨(lin) 滄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等為(wei) 重點優(you) 勢區域,打造猛海縣、思茅區、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等30個(ge) 縣域經濟茶葉強縣;以普洱茶、滇紅茶為(wei) 主,持續發展滇綠茶,兼顧其他小宗茶品類,優(you) 化布局,實現集約化、高效化、集群化發展。
《行動方案》還提出,到2025年,建成古茶樹種質資源圃4個(ge) ,建成雲(yun) 南古茶樹大數據管理平台,形成健全的古茶樹資源管理保護體(ti) 係。到2025年,全省規範化茶葉初製所新增2000戶;每年新增茶葉農(nong) 民合作社省級示範社30戶,全省規模以上茶企數量和質量持續提升;全省年產(chan) 值億(yi) 元茶企達50戶;全省加工園區年產(chan) 能達10萬(wan) 噸、產(chan) 值達300億(yi) 元。到2025年,全省茶葉抽檢合格率力爭(zheng) 達到99%以上,力爭(zheng) 建立省級以上龍頭企業(ye) 質量安全追溯體(ti) 係。(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雲南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項目啟動
雲南省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工程項目啟動儀式14日在大理市洱海生態廊道舉行。該項目批複總投資約53.8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中央支持20億元,項目實施期為3年。 [詳細] -
香格裏拉市部署近期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
近日,香格裏拉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全麵安排部署香格裏拉市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 [詳細] -
雲南發現“龍陵秋海棠”
全球秋海棠屬家族的“物種戶口簿”上又添新成員,在雲南發現的“龍陵秋海棠”被認定為新物種。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