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拉薩市城關區丹傑林社區積極推進治理精細化

發布時間:2023-02-20 10:26:00來源: 西藏商報

  步入新時代,黨(dang) 建成為(wei) 引領在前、貫穿始終的支點。長期以來,拉薩市城關(guan) 區八廓街道丹傑林社區積極探索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舉(ju) 措,以基層民生需求為(wei) 導向,聽取居民聲音、關(guan) 注居民所需、化解社區矛盾,在美化了社區環境的同時,還不斷提升居民的意識,增強居民對社區建設的認可,帶動社區居民參與(yu) 社區治理,促進美好家園建設,讓社區更有溫度。

  為(wei) 全麵改善社區背街小巷總體(ti) 環境麵貌,丹傑林社區采取“黨(dang) 員帶頭+網絡參與(yu) +治保治理+其他工作力量”的“3+X”方式,對轄區背街小巷開展綜合整治,切實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此外,丹傑林社區還在各個(ge) 巷口懸掛小喇叭提醒居民群眾(zhong) 不得在巷子內(nei) 亂(luan) 停亂(luan) 放非機動車,告知私搭亂(luan) 接、亂(luan) 停亂(luan) 放的危害性,並組織工作人員對轄區非機動車停放點統一劃線,規範非機動車停放秩序。同時,給轄區內(nei) 各商戶發放印有“遵守門前五包責任、禁止店外店經營”標語的宣傳(chuan) 單,提醒商戶不得越界堆放商品及雜物,增強文明經營意識。對遊商小販的經營行為(wei) 進行製止,給予提醒教育。

  通過一係列措施,如今居民走在丹傑林社區裏會(hui) 發現背街小巷道路整潔,雜物堆放的亂(luan) 象也消失了,車輛停放規範有序。

  日前,丹傑林社區內(nei) 發生了一起因拖欠農(nong) 民工工資而引起的糾紛事件。得知此情況後,丹傑林社區充分發揮“調解員”作用,及時召集當事人安撫情緒、釋法明理,緩和雙方矛盾。並詳細了解事情經過,進行協調,成功化解了這起涉及資金達40餘(yu) 萬(wan) 元的糾紛,有力維護了轄區的和諧穩定及農(nong) 民工的合法權益。

  社區居民因房屋租金問題產(chan) 生糾紛、商鋪之間發生爭(zheng) 執、鄰裏之間產(chan) 生矛盾……諸如此類的事情經常發生,而每次社區工作人員都會(hui) 及時了解引發糾紛的根源,積極協調,化解糾紛。長期以來,丹傑林社區全體(ti) 工作人員牢固樹立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全力以赴解決(jue) 居民群眾(zhong) 的實際困難,讓居民群眾(zhong) 感受到黨(dang) 和政府的溫暖。

  拉姆(化名)是一名單親(qin) 母親(qin) ,多年來她勤儉(jian) 持家,獨自撫養(yang) 女兒(er) 長大成人並順利送進大學。本以為(wei) 終於(yu) 等到了享福的時刻,不料卻等來了女兒(er) 患上尿毒症的噩耗,這讓拉姆本就困難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在了解到情況後,丹傑林社區積極協調各方為(wei) 拉姆和女兒(er) 籌集到21萬(wan) 元的醫藥費,後來又從(cong) 社區集體(ti) 經濟裏拿出近4萬(wan) 元救助金用來幫扶拉姆母女,真正做到了黨(dang) 群一條心,畫好同心圓。

  丹傑林社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基層工作人員要以群眾(zhong) 需求為(wei) 導向,讓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走實走心、見行見效,切實把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思想落地生根,不斷提高轄區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