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生態情景音畫《從黃河到長江:民族音樂巡演》收官
先後在西寧、上海、南京、寧波等地完成展演的“守護三江源”大型生態情景音畫――《從(cong) 黃河到長江:民族音樂(le) 巡演》3日晚在江西南昌收官。
該巡演是中國首個(ge) 同時以“母親(qin) 河”長江、黃河為(wei) 主題,以民族音樂(le) 文化元素為(wei) 主線的作品,通過少數民族非遺樂(le) 器、西洋樂(le) 器、藏族原生態民歌、民族管弦樂(le) 團、民族舞蹈和服飾展演等跨界融合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了美麗(li) 中國一幅幅鮮活的奮進畫卷。
當晚的演出在果洛州久治縣年保玉則藝術團演繹的《三江之水天上來》中拉開序幕,《黃河頌》《在那遙遠的地方》《長江頌》等經典和原創曲目先後上演。
在果洛州第一支特色室內(nei) 樂(le) 團“阿尼瑪卿組合”的演繹下,具有千百年曆史的藏族非遺樂(le) 器牛角琴、鷹骨笛、德欽弦子、龍頭琴、達瑪鼓、吉祥海螺等悉數亮相。
項目製作人、上音教師湯聲聲為(wei) 該項目的創作和排演,每年赴果洛地區長期采風,切身體(ti) 會(hui) 到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震撼美、原生態的人文氣息。“我想讓這些具有動人聲音的民族樂(le) 器,走出高原,走向世界,力求展現人與(yu) 自然的和諧共生。”
據湯聲聲介紹,此次南昌演出的版本,經逐年提升打造,在內(nei) 容和形式上更加多樣。“既有原創也有改編作品,並跟甘肅、江蘇等地的民族樂(le) 團合作,作為(wei) 果洛州重點文化文藝品牌項目,於(yu) 2022年獲批中國國家藝術基金傳(chuan) 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於(yu) 青海省東(dong) 南部,地處中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是“中華水塔”的重要水源涵養(yang) 地和中國的重要生態屏障。同時,當地生態文化、格薩爾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正式批準設立的“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前十年投536億元構建黃河流域水利工程骨架
據悉,青海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黃河幹流水質保持Ⅱ類及以上。青海省水利廳副廳長王永祥表示,黃河保護法將於4月1日起施行,青海省將牢牢抓住黃河治理保護主要矛盾,用法治力量守護好母親河。[詳細] -
青海省將於6月舉辦2023年黃河文化旅遊帶宣傳推廣聯盟大會
3月16日,記者從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3月14日,由黃河文化旅遊帶宣傳推廣聯盟主辦,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的2023年黃河文化旅遊帶宣傳推廣聯盟大會籌備會在蘭州召開。[詳細] -
鄂崇榮委員建議:在建好用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過程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象征著國家精神,是承載中華文明、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增強中華文化認同的重要空間。為此,出席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住青全國政協委員鄂崇榮提交提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