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前十年投536億元構建黃河流域水利工程骨架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水利廳獲悉,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及青海省累計投入536億(yi) 元人民幣,在青海黃河流域建成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等,構建了以供水、灌溉、防洪、水保等功能為(wei) 主的水利工程網絡骨架。
位於(yu) 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黃河的發源省份。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劉澤軍(jun) 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青海建成引大濟湟調水總幹渠、北幹一期和黃河幹流防洪、沿黃四大水庫灌溉項目等重大水利工程,基本建成引大濟湟西幹渠、北幹二期主體(ti) 工程,沿黃10餘(yu) 座水庫建成蓄水,構建了以供水、灌溉、防洪、水保等功能為(wei) 主的水利工程網絡骨架。
劉澤軍(jun) 表示,該省還印發實施《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規劃》《黃河青海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安全保障規劃》等重點規劃和飲水安全、灌區改造、水土保持、山洪災害防治、節水型社會(hui) 建設等專(zhuan) 項規劃,構建了層級配套、銜接有序、係統完備的水利發展規劃體(ti) 係。
據悉,青海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黃河幹流水質保持Ⅱ類及以上。該省連續10年全麵完成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控製目標,實現黃河流域年用水量1萬(wan) 立方米及以上的用水單位計劃用水管理全覆蓋。
青海省水利廳副廳長王永祥表示,黃河保護法將於(yu) 4月1日起施行,青海省將牢牢抓住黃河治理保護主要矛盾,用法治力量守護好母親(qin) 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林(草)長草原生態保護修複和管理責任清單出爐
近日,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青海省草原保護發展,明確各級林(草)長的草原監督管理職責,壓實責任,加快退化草地治理。[詳細] -
《青海湖生物多樣性監測報告(2022年度)》通過專家評審
2022年度青海湖生物多樣性監測工作從2022年3月持續開展至2023年2月,係統完成了水鳥、植被、普氏原羚、黑頸鶴、猛禽、濕地類型與變化、水生態環境等監測。[詳細] -
青海生態環境督察監管聯動執法取得明顯成效
3月21日,記者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青海牢牢守住“生態環境隻能變好不能變壞”的底線,采取三方麵措施推進生態環境督察監管聯動執法並取得明顯成效。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