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9月1日起施行

發布時間:2023-04-27 09:04:00來源: 新華社

  4月2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這部法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共7章,包括總則、生態安全布局、生態保護修複、生態風險防控、保障與(yu) 監督、法律責任、附則等。本法所稱青藏高原,是指西藏自治區、青海省的全部行政區域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四川省、甘肅省、雲(yun) 南省的相關(guan) 縣級行政區域。

  法律明確,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應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生態保護第一,自然恢複為(wei) 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堅持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科學防控、係統治理。

  法律規定,國家統籌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布局,明確優(you) 化生態安全屏障體(ti) 係建設,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和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法律明確,按照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要求,從(cong) 嚴(yan) 製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法律還規定了青藏高原國土空間利用和國土空間用途管製、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等製度措施。

  法律提出,國家加強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修複,實行自然恢複為(wei) 主、自然恢複與(yu) 人工修複相結合的係統治理。法律對雪山冰川凍土、河湖、草原、森林、濕地等生態係統要素保護修複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規定,加強三江源等核心區域重點保護,強化青藏高原珍貴瀕危或者特有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規定了建立完善生態廊道、水土流失防治、綠色礦山建設等製度措施。

  在生態風險防控方麵,法律規定國家建立健全青藏高原生態風險防控體(ti) 係,規定了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評估、自然災害調查評價(jia) 和監測預警、重大工程生態影響監測、種質資源保護和管理、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等製度措施。

  在保障與(yu) 監督方麵,法律明確了財政、金融、稅收、生態保護補償(chang) 等支持政策。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