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把曲水名片擦得更亮——曲水縣多舉措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發布時間:2023-06-15 09:28:00來源: 西藏日報

  2023年“五一”小長假,俊巴漁村又在抖音平台上火了一把。作為(wei) 西藏唯一的漁村,俊巴村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郭孜舞”、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俊巴皮具”以及獨特的“俊巴魚宴”等特色文化資源。僅(jin) “五一”小長假,俊巴村民通過牛皮船、馬術、漁宴體(ti) 驗等自營項目,收入超過3萬(wan) 元。

  “一直以來,曲水鎮注重挖掘特有文化資源,在上級黨(dang) 委、政府的指導支持下,打造出俊巴漁村旅遊項目,吸引區內(nei) 外遊客前來體(ti) 驗。”曲水縣曲水鎮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年來,曲水縣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全麵領會(hu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好中央重大決(jue) 策和區市部署要求,多措並舉(ju) 推進全域文化旅遊事業(ye) ,堅持把鄉(xiang) 村旅遊作為(wei) 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的支撐點,努力構建富有高原特色的鄉(xiang) 村休閑旅遊業(ye) 態,逐漸呈現諸如俊巴漁村等富有“拉薩後花園,城市慢生活”印象的曲水旅遊品牌。

  過去,曲水縣存在旅遊專(zhuan) 項資金不足、招商引資效果不佳、旅遊基礎設施服務有待提高以及農(nong) 文康商旅的融合深度挖掘不夠、文創產(chan) 品開發不足等問題。為(wei) 謀劃好今後一個(ge) 時期的文化旅遊工作,馳而不息推進作風建設,曲水縣文旅局以“四聯四包”活動為(wei) 契機,大興(xing) 調研,走遍四鄉(xiang) 兩(liang) 鎮20個(ge) 行政村,重點調研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及資源,認真聽取鄉(xiang) 鎮、村居兩(liang) 級幹部的想法和建議。

  作為(wei) 重點調研對象,曲水鎮注重保護傳(chuan) 統文化遺產(chan) ,通過整合資源,打造傳(chuan) 統村落旅遊項目,推進綠色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過去,俊巴漁村開漁節有捕魚儀(yi) 式,後來,村裏從(cong) 事捕魚的人越來越少,捕魚儀(yi) 式基本搞不起來,規模也縮小了許多。麵對此狀,曲水縣文旅局通過調研,把雅江和拉薩河交匯處納入觀景點編製,極大地提升了開漁節儀(yi) 式的實操性與(yu) 可觀賞性。

  同時,曲水縣文旅局創新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借助電視台、知名公眾(zhong) 號、抖音流量博主等,加大對曲水縣旅遊資源和旅遊項目的宣傳(chuan) ,讓區內(nei) 外遊客隔著屏幕“走進”曲水。

  為(wei) 了進一步打造富有縣域特色的文化字符,曲水縣每個(ge) 村都組建了自己的文藝隊,不定期聘請專(zhuan) 業(ye) 人才授課指導。同時,結合本地文化與(yu) 生活實際,主動創作係列深入人心的優(you) 秀文化作品,形成了不可多得的旅遊文化資源。曲水縣在縣域調研規劃中,注重本地旅遊紀念品等文創品類挖掘與(yu) 開發,為(wei) 前來曲水旅遊的遊客準備了諸多富有紀念意義(yi) 的伴手禮。

  一直以來,曲水縣文旅局緊盯文旅融合這條主線,以溫江多遺址為(wei) 載體(ti) ,讓文物“活起來”,進一步豐(feng) 富“文物+旅遊”模式;挖掘達嘎大橋曆史背景,開發紅色旅遊項目;以民族團結為(wei) 亮點,探索卓瑪拉康沿線作為(wei) 展示國際文化交流交融的文化公園的可能性。

  “通過科學謀劃,曲水縣打造出民俗文化遊、溝域生態遊、康養(yang) 淨心遊、科普示範旅、鄉(xiang) 村觀光遊、休閑度假遊等新業(ye) 態。”曲水縣文旅局局長索朗卓嘎告訴記者,“俊巴漁村隻是近年來曲水縣旅遊發展的一個(ge) 縮影,未來將一步一個(ge) 腳印打造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的鄉(xiang) 村旅遊景點。”與(yu) 俊巴漁村一樣富有“網紅天賦”的才納、南木溝、桃花村等曲水縣多個(ge) 鄉(xiang) 村特色景點正在抓緊建設中。曲水縣把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中華民族優(you) 秀文化、藏民族特色文化、紅色文化等結合起來,移風易俗、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將曲水縣作為(wei) 周邊市民林卡休閑地、外地遊客的露營“打卡”地的曲水名片擦得更亮、打得更響。

  截至5月30日,曲水縣旅遊收入310.9萬(wan) 元,接待遊客2.88萬(wan) 人次,解決(jue) 農(nong) 牧民就業(ye) 840人,帶動農(nong) 牧民增收366萬(wan) 元;其中“五一”假期實現旅遊收入93.14萬(wan) 元,接待遊客15348人次,兩(liang) 項指標均位於(yu) 拉薩市各縣區前列。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