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增強建設美麗青海的文化自信
青海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指出,建設生態友好的現代化新青海,必須堅定扛起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曆史責任,堅持生態保護優(you) 先,舉(ju) 全省之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抓生態文明建設,既要靠物質,也要靠精神。要不斷增強各族群眾(zhong) 建設美麗(li) 青海的信心和決(jue) 心。
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建設美麗(li) 中國的總方針、總依據、總要求,也是青海生態環境保護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將學習(xi) 和研究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wei) 全省理論教育、幹部教育、黨(dang) 校教育的重要內(nei) 容,緊緊圍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創新宣傳(chuan) 方式、豐(feng) 富宣傳(chuan) 內(nei) 容,持續高揚生態文明建設主旋律,廣泛傳(chuan) 播生態環境保護正能量。
築牢信心之基。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ge) 長久的過程,任務重、難度大,不會(hui) 一蹴而就。一方麵,要深刻認識青海生態區位的重要位置,增強生態保護的使命感。“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切實把打造生態文明高地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另一方麵,既要有決(jue) 勝必勝的強大信心,也要有腳踏實地的苦幹巧幹。青海過去五年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麵取得了斐然成績,這些成績既是全省上下生態文明建設交出的合格“成績單”,也是青海下一步發展的底氣和信心。要不斷以“綠色低碳轉型麵臨(lin) 挑戰,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轉換渠道還不暢通,生態保護修複仍需持續用心用力”為(wei) 勉勵,接續奮鬥,不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
夯實福祉之實。建設生態良好的現代化新青海,需要準確把握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辯證關(guan) 係。一方麵,完善草原、森林等保護補償(chang) 製度和生態保護成效與(yu) 資金分配、生態紅利掛鉤的激勵約束機製,調動群眾(zhong) 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另一方麵,要堅持生態富民,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you) 勢,讓青海的綠水青山真正轉化成金山銀山。
厚植文化之魂。在不斷喚起群眾(zhong) 濃厚家鄉(xiang) 情懷的同時,要潛移默化地增強全社會(hui) 生態保護意識,引導群眾(zhong) 爭(zheng) 做家鄉(xiang) 生態文化的傳(chuan) 播者、綠色家園的建設者和環境保護的促進者。其次,要加強對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理論研究,深入挖掘生態文化資源,推進生態文化載體(ti) 建設,構建生態科普、生態體(ti) 驗、生態實踐於(yu) 一體(ti) 的生態文化陣地。其三,要係統整理和深入挖掘青海各民族的生態文化,積極創作生態文藝作品,增強全省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生態保護的文化自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西寧:以美景、美食迎八方客 彰顯夏都城市魅力
以“暢遊夏都西寧·共享生態文明”為主題的2023西寧河湟文化旅遊藝術節——青海地方特色精品美食展暨第五屆西寧美食季活動在西寧啟幕。 [詳細] -
山南市浪卡子縣倫布雪鄉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在山南市浪卡子縣倫布雪鄉美朵村,一排排農家小院向遠處延伸,一條幹淨寬敞的道路穿村而過,手繪的文化牆、公益宣傳標語點綴在雪白的院牆上,勾勒出了濃濃的文明氣息…… [詳細] -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馬鎮措麥村:美麗鄉村建設為鄉村增“顏”又提“質”
近年來,堆龍德慶區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以“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為奮鬥目標,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