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推動健全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係
□ 本報記者 周芬棉
倉(cang) 廩實,天下安。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hui) 、財政部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通過九個(ge) 方麵二十九條舉(ju) 措,對做好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金融服務、強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金融支持、加強農(nong) 業(ye) 強國金融供給等提出具體(ti) 要求。
金融服務經濟 向振興(xing) 鄉(xiang) 村發力
近年來,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的文件密集發布,主要針對各領域重點問題和薄弱環節。
2023年4月,原銀保監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銀行業(ye) 保險業(ye) 做好2023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通知》,從(cong) 聚焦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重點領域、強化農(nong) 村金融服務能力建設、提升“三農(nong) ”領域保險服務質效、強化監管引領等四個(ge) 方麵提出十五項工作要求。
此次發布的《意見》,相關(guan) 部門全力合作,從(cong) 九個(ge) 方麵發力,包括:做好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金融服務,強化對農(nong) 業(ye) 科技裝備和綠色發展金融支持,加大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金融資源投入,優(you) 化和美鄉(xiang) 村建設與(yu)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金融服務,強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金融支持,加強農(nong) 業(ye) 強國金融供給,提升農(nong) 村基礎金融服務水平,強化金融支持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政策保障,完善工作機製。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強力認為(wei) ,農(nong) 業(ye) 是國民經濟基礎,中國是一個(ge) 發展中的農(nong) 業(ye) 大國,農(nong) 業(ye) 穩,民心安,百業(ye) 興(xing) 。金融服務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就是服務國家大局。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劉曉宇認為(wei) ,《意見》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重要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部署要求,體(ti) 現了國家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決(jue) 心。
端牢中國飯碗 口糧要絕對安全
為(wei) 守住“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保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是金融支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頭等重要之事。
《意見》要求,加大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金融支持力度。圍繞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玉米單產(chan) 提升工程和噸糧田創建,強化糧食生產(chan) 主體(ti) 擴大產(chan) 能、設備改造、技術升級等融資需求對接,促進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聚焦大豆和油料生產(chan) 、生豬和“菜籃子”工程、油茶擴種和低產(chan) 低效林改造,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以化肥、農(nong) 藥等農(nong) 資生產(chan) 購銷為(wei) 切入點,滿足農(nong) 資企業(ye) 經營發展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主體(ti) 農(nong) 資采購周轉資金需求。
高標準農(nong) 田是增收增產(chan) 的關(guan) 鍵。《意見》提出,按照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要求,聚焦土壤改良、農(nong) 田排灌設施等重點領域,在承貸主體(ti) 、還款方式、貸款期限上給予差異化政策傾(qing) 斜,探索推廣全域綜合整治等模式,助力高標準農(nong) 田新建和改造提升。積極梳理大中型灌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中小型水庫及引調水工程建設等重大項目融資需求清單,一對一完善項目融資方案,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
保糧食,強種業(ye) 。種業(ye) 問題如今已成保糧食的重要議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guan) 負責人稱,要加強種業(ye) 振興(xing) 等農(nong)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金融支撐,精準滿足國家種業(ye) 基地和重點企業(ye) 融資需求。鼓勵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生物育種重大項目、國家育種聯合攻關(guan) 和畜禽遺傳(chuan) 改良計劃等中長期貸款投入,合理滿足育種研發、種子(苗種)繁殖、精深加工、推廣銷售等環節差異化融資需求,助力“育繁推一體(ti) 化”發展。
用好金融政策 支持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
強力認為(wei) ,《意見》不僅(jin) 保糧食,保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還在於(yu) 支持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著眼於(yu) 長遠,意義(yi) 重大。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guan) 負責人透露,截至2023年4月末,涉農(nong) 貸款餘(yu) 額53.1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6.4%。《意見》明確,加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力度。用好再貸款再貼現、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強化精準滴灌和正向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領域信貸支持力度。
同時,五部門達成共識,加強財政金融政策協同。鼓勵各地完善風險補償(chang) 、財政貼息、融資擔保等配套政策,與(yu) 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形成合力,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相關(guan) 領域貸款發放。
推動融資配套要素市場改革。探索完善農(nong) 村產(chan) 權確權頒證、抵押登記、流轉交易、評估處置機製,加快推動農(nong) 村產(chan) 權流轉交易和融資服務平台建設應用。推廣農(nong) 村承包土地經營權、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等抵質押貸款業(ye) 務,優(you) 先支持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項目。
優(you) 化金融管理政策。適度提高涉農(nong) 貸款風險容忍度,涉農(nong) 貸款不良率高出金融機構自身各項貸款不良率年度目標3個(ge) 百分點(含)以內(nei) 的,可不作為(wei) 監管評價(jia) 扣分因素。督促金融機構探索簡便易行、客觀可量化的盡職認定標準、免責情形和問責要求,加快落實涉農(nong) 貸款盡職免責製度。鼓勵金融機構單設服務通道、單列信貸額度、單設考核指標、單授審批權限、單創信貸產(chan) 品、單獨資金定價(jia) ,穩定加大涉農(nong) 信貸投入。
強化金融供給 五部門協同發力
《意見》的發布,是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組建以來第一次正式發文。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監管除證券業(ye) 之外所有的金融機構及其業(ye) 務。
《意見》要求,開發性政策性銀行要立足職能定位,在業(ye) 務範圍內(nei) 加大對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中長期信貸支持力度。
國有商業(ye) 銀行、股份製商業(ye) 銀行要發揮各自優(you) 勢,增加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領域信貸投入。農(nong) 村中小金融機構要立足本土、專(zhuan) 注支農(nong) 支小,強化“三農(nong) ”領域信貸資源配置。
拓展多元化金融服務,利用好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包括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ye) 發行公司債(zhai) 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資產(chan) 支持證券、資產(chan) 支持票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票據等用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種業(ye) 陣型企業(ye) 、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企業(ye) 上市、掛牌融資和再融資。鼓勵金融機構發行“三農(nong) ”、小微、綠色金融債(zhai) 券,拓寬可貸資金渠道。持續推進儲(chu) 蓄國債(zhai) 下鄉(xiang) ,豐(feng) 富適合農(nong) 村居民的理財產(chan) 品。
增強保險保障服務能力。要逐步擴大稻穀、玉米、小麥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實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鼓勵發展漁業(ye) 保險。提高養(yang) 殖業(ye) 保險保障水平,探索研發生豬、奶牛等養(yang) 殖收入保險產(chan) 品。進一步豐(feng) 富小農(nong) 戶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收入保險、指數保險、區域產(chan) 量保險、農(nong) 機具綜合保險等特色農(nong) 業(ye) 保險品類。支持保險機構擴大農(nong) 村居民意外傷(shang) 害險、定期壽險、健康保險、養(yang) 老保險等產(chan) 品供給,不斷提高承保理賠服務質量。
下一步,五部門還將積極推動健全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現代農(nong) 村金融服務體(ti) 係,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提供更強有力金融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