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出台
國家發展改革委17日發布消息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等部門已聯合印發了《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
規劃範圍包括黃河流經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nei) 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dong) 9個(ge) 省(區),以黃河幹支流流經的縣級行政區為(wei) 核心區,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和黃河故道發展曆史延伸至聯係緊密區域。
規劃提出構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一廊引領、七區聯動、八帶支撐”總體(ti) 空間布局,分類建設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chuan) 統利用等4類重點功能區;提出全麵推進強化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深化黃河文化研究發掘、提升環境配套服務設施、促進黃河文化旅遊融合、加強數字黃河智慧展現五大重點任務實施。
規劃強調,要堅持保護優(you) 先,強化傳(chuan) 承,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嚴(yan) 格落實保護為(wei) 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堅持文化引領,彰顯特色,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豐(feng) 富內(nei) 涵和曆史意義(yi) ,全麵闡釋黃河文化時代價(jia) 值;堅持因地製宜,分類指導,充分考慮地域廣泛性和文化多樣性、資源差異性,實行差別化政策措施;堅持積極穩妥,改革創新,兼顧曆史與(yu) 現實,打造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黃河源頭青海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水域岸線管理
青海境內黃河幹流長度1694公裏,占黃河總長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達264.3億立方米,占全流域徑流量的49.4%。 [詳細] -
四川省鬆潘縣:黨建引領生態共治 科技賦能綠色發展
近年來,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鬆潘縣立足川西北阿壩生態示範區建設定位,深入實施黃河上遊生態功能區黨建示範帶建設,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徑,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 [詳細] -
黃河源頭紮陵湖岸畔藏原羚悠閑漫步
7月1日,記者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黃河源頭姊妹湖”之一的紮陵湖看到,一隻藏原羚在湖岸畔漫步遠眺,或步入湖中飲水嬉戲,悠然自得。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