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法院在祁連山國家公園掛牌成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宣傳基地”
8月21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了解到,省法院在首個(ge) “8·15”全國生態日聯合省林業(ye) 和草原局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國家長期科研基地共同揭牌成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宣傳(chuan) 基地”,以探索構建“案件審理+司法宣傳(chuan) +生態修複+綜合治理”司法保護新機製,為(wei) 推進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守護祁連山國家公園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祁連山位於(yu) 青海省東(dong) 北部,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水源產(chan) 流地,是我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世界高寒種質資源庫和野生動物遷徙的重要廊道,有著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和複雜多樣的生態係統,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安全保護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nei) 設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宣傳(chuan) 基地,是省法院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的實際行動,也是進一步打造重點生態區域司法保護一體(ti) 化、深化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的生動實踐,更是進一步增強全民保護生態環境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的具體(ti) 舉(ju) 措。
全省法院係統將依托祁連山國家公園國家長期科研基地的天然教育屬性,切實發揮基地在生態環境法治建設中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通過以案釋法、教育引導、宣傳(chuan) 示範等形式,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chuan) 播者和模範踐行者,積極引導社會(hui) 公眾(zhong) 樹立起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新理念,增強依法保護“中華水塔”的意識、預防性恢複性司法理念及棲息地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意識,使生態文明理念潤物無聲、成風化人,進而推動提升青海省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社會(hui) 共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海東“天上黃河·山水化隆”2023地學旅遊周啟動
8月22日,“天上黃河·山水化隆”2023地學旅遊周在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啟動,來自全國部分重點高校的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化隆,專題研討化隆地質公園建設與旅遊發展新模式。[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以來有效恢複60%退化草地
16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以來,植被麵積增加0.97萬公頃,植被覆蓋度平均增加1.45%,植被生態質量提高15.27%,60.17%的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恢複。 [詳細] -
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管護站捐贈公益管護物資
“今年是祁連山國家公園設園關鍵年,確保祁連山生態安全穩定是最為重要的任務,管護站作為生態巡護監管第一線,是保障祁連山生態安全的重要力量,我們要時刻加強轄區保護管理工作。”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才讓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