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載體 用好政策促進就業
2019年,西藏文化旅遊創意園區(下簡為(wei) 文創園區)就業(ye) 創業(ye) 工作圍繞“創業(ye) 引領、就業(ye) 為(wei) 先”工作主線,依托“雙創”載體(ti) 有效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ye) 政策措施,深入推進就業(ye) 創業(ye) 工作,截至目前,文創園區“雙創”載體(ti) 共吸納771人就業(ye) ,帶動442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
崗位對接 全方位幫扶困難人員就業(ye)
文創園區“兩(liang) 創示範”建設暨高校畢業(ye) 生創業(ye) 就業(ye) 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文創園區“兩(liang) 創”辦)負責人姚旺介紹說:“為(wei) 進一步做好未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自主創業(ye) 就業(ye) 工作,文創園區以‘先就業(ye) 、再擇業(ye) ’原則,按照園區產(chan) 業(ye) 就業(ye) 方向,接收推薦的合適崗位,讓2019屆高校畢業(ye) 生盡快就近就便就業(ye) 。”
據介紹,文創園區向轄區內(nei) 待業(ye) 高校畢業(ye) 生發放了園區最新統計的崗位需求表。其中2名待業(ye) 高校畢業(ye) 生現場從(cong) 提供的57個(ge) 崗位中選報了合適的就業(ye) 意向,園區工作人員立即對接填報就業(ye) 意願的2名高校畢業(ye) 生與(yu) 企業(ye) 進行麵試。另外2名高校畢業(ye) 生表示要自主創業(ye) 。園區工作人員對聯合創業(ye) 相關(guan) 扶持政策予以解讀。通過努力,已初步形成創業(ye) 就業(ye) 服務的製度化、經常化,在今後的工作中,也要繼續及時總結經驗、不斷努力,積極探索創業(ye) 就業(ye) 服務的新途徑、新方法,確保做好創業(ye) 就業(ye) 服務。
姚旺表示,對未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文創園區適時進行了上門走訪活動,宣傳(chuan) 各項就業(ye) 政策,了解他們(men) 的基本情況和就業(ye) 意向。同時,對已經就業(ye) 的,特別是公益性崗位就業(ye) 的就業(ye) 困難人員,跟蹤了解就業(ye) 狀況,探索解決(jue) 就業(ye) 不穩定的問題。
搭建平台 開發崗位帶動畢業(ye) 生就業(ye)
去年,文創園區舉(ju) 行了首屆創業(ye) 創新暨文創設計大賽,本次大賽為(wei) 園區創業(ye) 者高校畢業(ye) 生提供了很好的機會(hui) 。其中高校畢業(ye) 生創業(ye) 者拉薩吉祥彩幔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帶來的作品和氣四瑞T恤原創圖榮獲一等獎,獲得10萬(wan) 元創業(ye) 計劃獎勵資金;西藏崗思間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作品九宮八卦手表榮獲二等獎,獲得8萬(wan) 元創業(ye) 獎金。在大賽現場,經工作人員現場對接,已有部分高校畢業(ye) 生創業(ye) 者與(yu) 投資方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創業(ye) 者提供了廣闊的平台。
據了解,2019年,文創園區“兩(liang) 創”辦結合企業(ye) 及待崗人員需求,開發就業(ye) 崗位並對接相應人員應聘,舉(ju) 辦了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4場,文創園區“兩(liang) 創”載體(ti) 至今共吸納771人就業(ye) ,帶動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442人,吸納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87人,其中拉薩籍高校畢業(ye) 生57人。
“在下一步工作中,文創園區將繼續加大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政策的宣傳(chuan) 力度,積極營造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的良好社會(hui) 氛圍,積極落實相關(guan) 創業(ye) 扶持政策,幫助更多的高校畢業(ye) 生實現創業(ye) 。把同時‘穩就業(ye)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高校畢業(ye) 生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ye) 。”姚旺告訴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去年西藏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8.1%
來自西藏昌都市卡若區沙貢鄉的朗吉次措,從西藏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公務員。但因為心中有夢,她辭職下海,於2018年創辦了西藏秀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詳細] -
關注民生福祉 政協委員圍繞就業醫療教育發聲
民生問題,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西藏長期重點抓好的工作。[詳細] -
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王英紅:關注農村婦女創業就業
“今天的女性不應該為自己設限,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盡心盡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基於此,她提出了加強農牧民婦女創業就業政策體係建設、完善農牧民婦女創業就業服務體係建設、加大農牧民婦女創業就業法律及政策宣傳力度等建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