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校園築起阻擋病毒的“長城”
從(cong) 學校1月中旬放寒假起,金正輝和覃維星就沒休息過一天。
管控校門,為(wei) 每一個(ge) 進入校園的人量體(ti) 溫、核查身份,遇到發熱者立即引導到指定地點就診;巡邏、巡查,穿梭在校園的各個(ge) 角落……武漢理工大學這兩(liang) 位保安隊長和一眾(zhong) 保安隊員,每天24小時風雨無阻地輪值上崗完成這些工作。像他們(men) 一樣,在全國各高校還有數不清的保衛幹部和保安隊員,堅守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
在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zheng) 中,高校保衛隊伍作為(wei) 校園防控一線的重要力量,恪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鄭重承諾,努力將疫情擋在校門外,為(wei) 廣大師生員工築起了一道道阻擋病毒的“長城”。
疫情就是命令,校門就是戰場
上午7點,潘亮的一天從(cong) 整理內(nei) 務開始。作為(wei) 武漢大學工學部茶港門崗組組長,為(wei) 保證工作效率,他住在了學校的值班宿舍。確認組員們(men) 防護服、護目鏡都穿著到位了,潘亮才能放心帶領大家接班上崗。
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武漢大學多次升級校門管控措施,目前僅(jin) 保留4個(ge) 非封閉校門,全部實行嚴(yan) 控,未經批準,校外車輛及人員一律不允許進校,所有進校人員需進行身份核驗和體(ti) 溫檢測,嚴(yan) 管舉(ju) 措的實施隻為(wei) 切實守好學校“第一道關(guan) 卡”。由於(yu) 穿著防護服,上廁所不方便,執勤者們(men) 隻能盡量不喝水、少喝水。
“戰時狀態要有非常舉(ju) 措。”正如教育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部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陳寶生指出的,防止疫情在校園蔓延要嚴(yan) 格管控學校校門。
對高校保衛隊伍來說,疫情就是指令,校門就是戰場。
“我們(men) 要堅決(jue) 控製好校門,不能打滑頭仗,我們(men) 啃的就是硬骨頭。”在天津大學保衛處防控疫情工作動員會(hui) 上,保衛人員們(men) 用擲地有聲的宣示,表達著打贏校園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jue) 心。
因為(wei) 人員不足,天大保衛幹部隻能一個(ge) 人當幾個(ge) 人用,四處“救火”。很多人連續幾天住在辦公室,餓了就泡一碗泡麵,吃完繼續回到崗位上堅守。
麵對困難,共產(chan) 黨(dang) 員總是衝(chong) 鋒在前。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保衛處黨(dang) 支部設立了疫情防控黨(dang) 員先鋒崗,支部17名黨(dang) 員全部踴躍報名,做好執勤、測溫、登記、消毒等工作,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踐行初心使命,體(ti) 現責任擔當。
北京化工大學啟動抗疫防控措施後,保衛處幹部徐津生立即主動放棄休假要求在校值班。巡查校園的每個(ge) 角落,哪個(ge) 實驗室封條被撕、門鎖未落、燈光未關(guan) ……一些看似細小的問題都被他的“火眼金睛”一一識破。已經在學校工作40餘(yu) 年的老徐馬上要退休了,驅使他放棄跟家人團聚的時光、衝(chong) 向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是作為(wei) 一名老黨(dang) 員的責任感。
做有溫度的守護者
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ju) ,難免會(hui) 帶來諸多不便。
學校裏家屬區的居民一早出去買(mai) 菜,認為(wei) 出去一小會(hui) 兒(er) “沒必要查得那麽(me) 嚴(yan) 了”;有的老教師覺得自己在學校裏住了一輩子,突然要憑校園卡進出,一時想不通……如是種種問題,很多執勤者都會(hui) 遇到,對家屬區在校園裏的高校來說尤其突出。
在守護好校園的同時,麵對不理解、發牢騷甚至責難,如何做好解釋工作是擺在高校保衛隊伍麵前的又一個(ge) 難題。
“我們(men) 的保衛人員,平時與(yu) 人交流不多,大多不善言辭。”長沙理工大學保衛處副處長高順利說,類似的場景多的時候每天甚至會(hui) 遇到幾十回,“疫情不斷發展,給出行帶來不便,有師生和居民不理解是經常的事,這就要求我們(men)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做好政策宣傳(chuan) 、解釋工作。”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專(zhuan) 門要求全體(ti) 保衛幹部、保安,做“有溫度”的守護者。對校內(nei) 師生員工、家屬區住戶、社會(hui) 人員等不同人群進行分類管理。對於(yu) 各種質疑,執勤人員耐心解釋,周全處理,獲得了廣泛的支持和配合。
師生和居民的求助,也是執勤者需要經常麵對的一項工作。
一次執勤時,潘亮遇到一名腿腳不便的老教師到門崗處求助:家中生活用品已經用盡,因交通不便無法出行不知如何是好。潘亮二話不說,主動犧牲自己的午飯和休息時間,買(mai) 好了生活必需品送到這名老教師家裏。同樣,對於(yu) 幾名年齡大、行動不便的老教師,潘亮和同事們(men) 利用各自短暫的休息時間在校門口簽收快遞後,把東(dong) 西逐一送上門。
2月6日上午,武漢大學保衛部接到通報:一名未穿鞋、未戴口罩的老人在文理學部校醫院附近遊蕩。找到這名老人後,執勤人員發現老人話語不清,隻能先護送老人到校醫院,同時聯係學校相關(guan) 部門查詢信息。經過多方聯係,獲知情況的老人家屬趕來把老人接回家,保衛幹部們(men) 心裏懸著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我們(men) 看到了許多人麵對疫情的責任感和樂(le) 觀精神。希望疫情早點過去,相信武大的櫻花再度綻放時,依然能有遊人如織的場景。”武漢大學保衛部副部長吳有雲(yun) 說。
麵對疫情,他們(men) 甘做“逆行者”
薛超懷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明故宮校區校衛隊副隊長。從(cong) 2000年起,每年春節他都留守校園讓其他隊友回家過年。今年是他父親(qin) 七十大壽,原定大年初三回家給父親(qin) 過壽的他最終還是失約了。疫情形勢嚴(yan) 峻,留校值守的人員不多,門崗安保工作十分艱巨,他主動申請留校。“這個(ge) 時候,我絕不能走。”薛超懷堅定地說。
疫情來得突然,又適逢春節休假,很多學校部署封校時,不少保衛幹部和保安或已回到老家或正在回家的路上。像薛超懷一樣,在回到學校堅守抗疫一線和跟家人團聚之間,他們(men) 中的很多人選擇了前者,義(yi) 無反顧地選擇做疫情中的“逆行者”。
上海財經大學校衛隊員徐春龍和徐東(dong) 東(dong) 是親(qin) 兄弟。春節前夕,兄弟倆(lia) 原本打算交替回家探親(qin) ,一個(ge) 除夕走,一個(ge) 大年初五走。在山東(dong) 老家,他們(men) 不僅(jin) 有年邁體(ti) 弱的老人,還有各自的妻子和兒(er) 女。
疫情當前,1月22日,他們(men) 主動退掉車票,要求留在學校。最近,雖然也有不少保安陸續從(cong) 老家返滬,但因需要按規定隔離觀察數日,因此,嚴(yan) 守校門的壓力依舊較大,兄弟倆(lia) 每天的睡眠時間都不足6小時。“這就像為(wei) 自己家做事一樣,為(wei) 家人做事,哪裏會(hui) 有吃虧(kui) 一說。”徐春龍和徐東(dong) 東(dong) 質樸地說。
北京化工大學的保安老趙,大年三十晚上才乘火車回到山東(dong) 老家,接到學校通知後,大年初二一早就匆匆辭別了家人踏上返程路。在老趙看來,返崗、站崗都是他作為(wei) 一名保安應盡的責任。“俺必須聽從(cong) 指揮,指哪打哪!”
校園裏,崗亭前,保衛工作者們(men) 用自己平凡的工作詮釋著擔當與(yu) 使命,為(wei) 廣大師生築起了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停課不停學,不妨再細些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開學延期,很多地方根據“停課不停學”的工作部署,推出了線上課堂。[詳細] -
湖南“00後”高職學生為戰“疫”貢獻青春力量
“這份工作會很辛苦,還可能存在風險,你想清楚了嗎?”“嗯,我報名,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應該衝在前麵。”[詳細] -
西藏阿裏地區以“四大舉措”全力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
2019年,西藏阿裏地區緊扣教育脫貧“四大舉措”,凝心聚力,精準施策,著力推動地區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提質增效,夯實全地區整體脫貧摘帽基礎。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