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在線教學也要防範學生厭學

王壽斌 發布時間:2020-03-17 12:58: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受疫情影響,全國中小學在線教學已經持續一段時間。為(wei) 全麵了解在線教學的實施情況,某校近日組織了一次由學校領導、老師和家長共同參加的在線座談。座談會(hui) 上,家長對孩子能否長期堅持認真在線聽課提出了擔憂。一些家長表示很羨慕那些在白雪皚皚的山頂都能堅持聽網課,或在方艙醫院裏還能堅持上網課的孩子,而自家的孩子“剛開始那幾天還行,非常興(xing) 奮,學得很認真,後來就漸漸疲遝了”。

  從(cong) 開始時的新鮮好奇,到後來逐漸習(xi) 以為(wei) 常,經過一個(ge) 來月的摸索,老師們(men) 漸漸找到了門道,積累了經驗,克服了初播時的膽怯與(yu) 不適,進入了比較理想的狀態,然而此時卻遇上了一部分興(xing) 趣“退潮”的學生。如何針對問題研究對策,成為(wei) 老師們(men) 提高在線教學效果的當務之急。

  筆者認為(wei) ,要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入手。首先是激發能動作用,創新教法“黏”住學生。教學的目的在於(yu) 觸發學習(xi) 動機、維持學習(xi) 熱情、提升學習(xi) 能力,但許多老師受傳(chuan) 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更善於(yu) 知識的單向傳(chuan) 授。如果將這一做法沿用到在線教學,由於(yu) 老師無法對學生進行麵對麵的提醒和管控,學生就容易“走神”“溜課”。要想避免這一現象,老師必須與(yu) 時俱進地轉變角色,由教師變成“教練”,由“主體(ti) ”變為(wei) “主導”,設法激發學生學習(xi) 的主體(ti) 能動作用。老師在課前先向學生呈現學習(xi) 目標,督促學生在預習(xi) 、自學的基礎上篩選出難點和疑點,然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以提升教學效率。如果條件允許,也可嚐試由學生(或小組)來協助釋疑解惑,讓學生擔任“助教”,通過充分互動,讓學生主動學、相互學。

  打造特色課堂,拓展內(nei) 容“鎖”住學生。眾(zhong) 所周知,分組教學是線下教學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通過組內(nei) 分工各自承擔不同任務,共同完成學習(xi) 任務。因為(wei) 大家各有分工,無法偷懶,又因組內(nei) 相互合作,所以能夠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參加在線學習(xi) 的學生獨處在家,無法感受學習(xi) 同伴的影響,時間長了極易疲勞、分神,因此更有必要通過“結對”來學習(xi) 。“結對”學習(xi) 可分為(wei) 課前預習(xi) 、課中學習(xi) 、課後複習(xi) 三個(ge) 階段,課前老師布置預習(xi) 內(nei) 容,課中通過兩(liang) 人對話或問答的形式,把學生“鎖”在一起,課後作業(ye) 合作完成。如果在此基礎上再開展一些小組間的學習(xi) 或作業(ye) 比賽,則更能形成活潑高效的特色課堂。

  嚐試“故縱效應”,釋放時間“拴”住學生。站在老師的角度,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守時守信,按時按點地聽課、寫(xie) 作業(ye) ;站在家長的角度,也都希望孩子能夠與(yu) 老師形影不離。然而現實的情況恰恰相反,孩子對著電腦和手機屏幕,久了便容易生厭犯倦。兵法三十六計中有一計叫“欲擒故縱”,同樣適用於(yu) 對學生的網課管理。老師如果把“講”課的時間適當壓縮,留出較多的時間讓學生離開電腦,通過動手來完成,不僅(jin) 讓學生換了一種方式休息,還能通過理論與(yu) 實踐的結合而“拴”住學生。

  綜上,老師應對教學方法、教學內(nei) 容、時間安排等更加重視,同時注重打造自己的“網紅”品牌,通過展示自身魅力來留住學生。這樣,在線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厭學問題,便能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係浙江永嘉學院副院長,教授)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