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落實落細要求確保藝考公平公正

陳先哲 發布時間:2020-03-19 15:37: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近日,教育部和各相關(guan) 高校都發布了2020年最新藝考政策。總的指導原則是盡可能減少校考專(zhuan) 業(ye) 範圍,以降低因校考人員集聚發生病毒傳(chuan) 染的風險。對於(yu) 確須組織校考的專(zhuan) 業(ye) ,在確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鼓勵高校采取考生提交作品、網上視頻麵試等非現場考核方式進行考核。因為(wei) 2020年全國藝術類專(zhuan) 業(ye) 報名人數預計有115萬(wan) ,此次藝考改革方案一出便引發廣大考生和家長的強烈關(guan) 注。

  考生和家長最為(wei) 關(guan) 注的,是“疫考”下的藝考如何保障公平公正的問題。防控疫情期間,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是所有教育工作的首要原則,這也是藝考減少校考專(zhuan) 業(ye) 範圍以及采取非現場考核方式的出發點。藝考考生及其家長現在更期待和關(guan) 注具體(ti) 的實施方案,高校接下來的工作應該是如何進一步完善和穩妥推進考試改革方案,最大程度保障公平公正。

  目前,對於(yu) 需要通過非現場考核方式的校考,教育部要求高校科學製定非現場考核方案,嚴(yan) 格考試過程管理,確保考核公平公正。主要有三個(ge) 剛性要求:一是考生提交作品時,要根據學校遠程網絡平台統一製式要求,完成相關(guan) 作品錄製後立即上傳(chuan) ,不得進行編輯處理。二是在實時網絡視頻考試時,高校要運用人臉識別等技術措施加強對考生身份的核驗,並采取隨機抽題、實時交流等方式,嚴(yan) 防“替考”等考試作弊行為(wei) 。三是所有錄取的考生,高校應在開學後三個(ge) 月內(nei) 進行複核、複測。對於(yu) 複測不合格、入學前後兩(liang) 次測試成績差異顯著的考生,要組織專(zhuan) 門調查。經查實屬提供虛假作品材料、替考、違規錄取、冒名頂替入學等違規行為(wei) 的,取消該生錄取資格,並通報考生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倒查追責。從(cong) 流程操作來看,這三條要求比較規範嚴(yan) 謹,尤其是對錄取者的複核和複測,比以往常規時期要更加嚴(yan) 格。從(cong) 技術條件來看,當前在線視頻測試的發展實際上已經漸趨成熟,很多發達國家的大學在進行招生時,也經常使用在線視頻方式進行麵試。

  當然,為(wei) 了最大程度保障本次藝考的公平公正,除了嚴(yan) 格做到教育部的三點要求之外,相關(guan) 教育部門和高校還應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細化工作。

  首先,考慮到考試方式的變化,相關(guan) 高校應該製定更加簡易便捷的操作流程圖或視頻示範,確保所有的藝考生不因技術操作問題而影響考試表現。其次,尤其要考慮處境不利群體(ti) 的公平,對於(yu) 錄製視頻條件不具備或效果差的考生(如來自農(nong) 村或偏遠地區的考生),高校要通過協調資源等方式來幫助其錄製視頻。最後,要做好錄取後因複測不合格而需要增補錄取名額的預案工作,確保不因有人投機作弊而令其他人失去入學機會(hui) ,也盡量減少廣大考生和家長對考試公平的擔憂。

  考生和家長高度關(guan) 注的另一問題,是部分專(zhuan) 業(ye) 取消校考。取消校考,本也是符合2020年藝術生高考政策改革方向的。過去藝術類校考長期存在規模過大、效率較低等問題;且現場接觸到評委,其公平性受到質疑。新政改革趨勢即是鼓勵和要求更多學校取消校考,改用各省統考成績錄取。因此,此次取消校考既是為(wei) 了抗擊疫情而采取的變通之舉(ju) ,也符合藝考新政改革的方向。另外,藝考新政明確提出提高文化課成績要求,隨著文化課成績所占比重提高,藝考生文化課錄取分數線也會(hui) 越來越高。換言之,校考成績相對占的比重也會(hui) 降低,對考生的整體(ti) 影響會(hui) 更小。而且,從(cong) 目前部分高校已公布的方案或意向看,取消校考的專(zhuan) 業(ye) 僅(jin) 限於(yu) 藝術理論類等個(ge) 別專(zhuan) 業(ye) ,隻涉及少數群體(ti) ;對於(yu) 音樂(le) 、舞蹈等專(zhuan) 業(ye) 仍會(hui) 組織校考,隻是調整了考試方式而已,因此並沒有像有的考生擔心的發生了徹底改變。當前應該積極做好政策解讀,最大程度凝聚社會(hui) 共識,引導相關(guan) 考生理性選擇、合理製訂備考計劃。

  考試無小事,尤其是規模如此龐大的考試,相關(guan) 教育部門和高校一定要拿出最大誠意和專(zhuan) 業(ye) 精神,確保“疫考”下藝考的公平公正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同時,考生和家長也要積極調整心態和備考策略,自信應變,考出水平。

  (作者係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