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家有高考生 家長須做好環境支持

成運廣 發布時間:2020-04-09 16:07: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根據我多年來對考生家庭的了解,發現高考的結果除了老師的指導和考生自身的學業(ye) 水平及心理素質外,影響最大的就是家庭,甚至可以說,成也家長敗也家長。今年的考生受到疫情影響,宅家備考中,家長成了代理班主任,家庭的影響無疑會(hui) 更大。

  家有考生,更要注意保持親(qin) 子關(guan) 係的平和。尊重孩子,引導孩子認識自我、適當定位、合理期望,情緒低落時學會(hui) 自我調節,激發孩子的正向情緒。另外,不管家長多麽(me) 關(guan) 心孩子的考分、名次,也不要用力過猛。心理學有個(ge) “目的性顫抖”的說法,也叫“穿針心理”,就是在給縫衣針穿線的時候,越是全神貫注地努力,線越不容易穿進去。有些事情,目的性太強,一心想做好,越使勁越不如人意。所以,督戰隊不如宣傳(chuan) 隊,家長的注意力要從(cong) 分數轉到孩子本身,親(qin) 子關(guan) 係融洽了,孩子的情緒好了,學習(xi) 的熱情高了,效率高了,一切都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即使有矛盾也會(hui) 迎刃而解。

  評估自身情況 理性揚長避短

  這次居家備考,家庭成了臨(lin) 時學校,對孩子的影響程度不同、有利有弊,但關(guan) 鍵因素卻是家長。因此,家長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言行對孩子有重要影響,要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努力將備考的不利因素看成家庭成員共同成長的機會(hui) 。

  居家備考,節省了孩子上學往返的時間,作息安排更加靈活,生活環境舒適,飲食也更對口味。對於(yu) 有較強自製力、自我教育能力強、有自己學習(xi) 方法的孩子而言,學習(xi) 的自由度和選擇性大大增加,可以自行利用網絡等教學資源;習(xi) 慣於(yu) 小環境學習(xi) 的孩子,在時間和方式等方麵可以自主安排,益處顯而易見。

  但在家上學的弊端也不可小視,老師麵對教學新形式有個(ge) 摸索的過程,教學的總體(ti) 效果必然受到影響。學生隻能在網上遠觀老師講課,沒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熱烈互動的氛圍,缺失互相的啟發、質疑和較勁,網上交流的時間總量和效果,與(yu) 課堂上麵對麵的交流無法比擬。特別對那些自控能力相對較差、習(xi) 慣於(yu) 在老師的監督和同學的比拚中學習(xi) 的孩子,會(hui) 比較懶散甚至過度自由,老師也無法發現並及時提醒。

  所以,家長要和孩子一起了解利弊因素,分析自身情況,評估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要求、自我踐行、自我控製、自我監督、自我評價(jia) 、自我激勵及具體(ti) 的自學能力等,商討如何趨利避害、揚長避短,製訂家長幫助監督孩子的具體(ti) 措施。

  當然,每次大考,家庭矛盾都是影響孩子成績的最大因素。宅家複習(xi) 的特殊情況下,家庭成員的矛盾可能經常化甚至尖銳化,這是家長必須十分警惕的。不誇張地說,這正是考家長的第一難題。

  找到目標不辛苦,明確誌向有動力

  考生家庭經常出現的一個(ge) 矛盾焦點是,家長責怪孩子不懂事、不上進,懶惰、怕吃苦,孩子卻說複習(xi) 已經很辛苦,被家長催促、指責感到痛苦。其實,絕大多數孩子都懂事、懂道理,都想考得好,但其中有些人確實表現得沒鬥誌、缺毅力、吃不了苦。普遍原因是孩子缺乏切實的目標,有的既無報考目標,更無人生理想;有的自己無目標,隻靠家長下指標;有的好高騖遠,目標太高,常常感覺力不從(cong) 心,引起焦慮;有的要求太低,起不到激勵作用;也有的目標含糊,不停變化,患得患失。

  漫無目的讀書(shu) 苦,胸懷大誌動力生。目標影響動力,影響學習(xi) 的苦樂(le) 感受。有大目標者,刻苦不痛苦、辛苦不心苦、學習(xi) 成享樂(le) ,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當然不會(hui) 怕苦怕累。正如少年周恩來“為(wei) 中華之崛起而讀書(shu) ”,誌向宏大,必然動力非凡,毅力驚人。因此,家長要善於(yu) 挖掘孩子埋藏心底的真善美,激發出他的人生誌向,鼓勵他向目標高峰攀登。比如經常和孩子聊聊社會(hui) ,評論當前的疫情,探討人生,談談奮戰在抗疫前線的英雄,引導孩子確立人生大目標。

  在曆年跟考生家長的接觸中,我發現好多孩子連報考的目標學校以及專(zhuan) 業(ye) 設想都沒有,也不清楚自己適合學什麽(me) ,隻等考分公布後,看夠著什麽(me) 就報什麽(me) 。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既影響複習(xi) 的積極性和效果,也會(hui) 使報考措手不及。

  家長平時就要關(guan) 注孩子的理想和興(xing) 趣愛好,通過與(yu) 孩子聊天,了解他崇拜什麽(me) 人,對社會(hui) 上什麽(me) 行業(ye) 、職業(ye) 以及什麽(me) 人感興(xing) 趣。如果實在聊不出來,則需要仔細觀察和分析,比如他看到、聽到什麽(me) 的時候,突然抬頭挺胸,或聚精會(hui) 神,或臉上泛紅、眼睛發亮,或話語增多甚至滔滔不絕。如有上述表現特別是多個(ge) 表現疊加,那就是他潛藏著的興(xing) 趣點。

  還有一個(ge) 笨辦法,就是直接讀大學和專(zhuan) 業(ye) 的名稱,觀察他的表現,或者讓他聽的時候憑第一感覺,有點兒(er) 興(xing) 趣的就做上標誌,然後再去分析和篩選。

  確定目標後還有兩(liang) 個(ge) 重要環節。一是通過分析過去的試卷,並請老師指點,弄清自己薄弱的科目及題型和知識點,明確需要重點加強的方麵,補短板,填窪地。二是將大目標分解成多個(ge) 階段小目標,最好落實到每天各科目的時間安排。穩紮穩打,積小勝為(wei) 大勝,從(cong) 而使理想變成現實。

  穩定情緒才能振奮精神,關(guan) 注點從(cong) 分數轉向孩子

  人心情不好的時候,什麽(me) 都聽不進,看什麽(me) 都不順眼,做什麽(me) 都不順手。複習(xi) 迎考,是較長時期的高強度腦力勞動,情緒平穩非常重要。有的家庭幾乎每天都有唇槍舌劍,孩子無法進入良好的狀態,家長則更加不滿,以致戰爭(zheng) 不斷升級,惡性循環不止,嚴(yan) 重的甚至令孩子走到人生最危險的邊緣。

  家長切記不要做緊張情緒的帶頭人,更不要做惡化孩子情緒的製造者。曾有一位考生媽媽,高考前3個(ge) 月時突然緊張起來,整天坐立不安,渾身莫名刺痛。兒(er) 子很快被影響以至於(yu) 寢食難安,複習(xi) 受到嚴(yan) 重影響,一度曾打算放棄高考。因此,家長一定要想得開,挺得住,在孩子麵前要盡可能地像個(ge) 胸中雄兵百萬(wan) 的將軍(jun) 。

  家長不要過分重視,整天談論高考,不要製造緊張局勢,惡化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比較敏感,已經比較緊張了,就更不要動輒提醒“還有幾天啊”“十年寒窗,關(guan) 鍵時刻到啦”“全看你的啦”“養(yang) 兵千日,用兵一時啊”“一定要努力”“要認真”“千萬(wan) 不能馬虎”,這些話空洞無意義(yi) 卻容易引起孩子的緊張情緒。更要防止以“為(wei) 你好”的名義(yi) ,嘮叨、催促甚至爭(zheng) 吵、訓斥、諷刺、漫罵,那樣隻會(hui) 幫倒忙。

  當然,也不要走向另一個(ge) 極端,搞大戰之前的寂靜,突然打破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習(xi) 慣,製造過分安靜的環境,甚至隻字不提高考方麵的事情。有的考生家庭,電視封存了,電話拔線了,手機靜音了,還特意關(guan) 照親(qin) 友不來訪、不來電。這些做法,讓孩子明顯感到家人如臨(lin) 大敵,或者在刻意減輕他的壓力,反而會(hui) 更加緊張。

  家長還要學會(hui) 理解孩子的複雜情緒,接納孩子的負麵情緒。正值青春期又遇人生大考,孩子的情緒會(hui) 特別複雜,變化快,波動大,時而自信爆棚,時而牢騷自責。經曆過孩子高考的家長形象地比喻說,考生家長要“先做垃圾桶,再做除塵器”。針對孩子的不良情緒,要盡力先擱置爭(zheng) 議,既不要當成足球,見了就踢,也不要當成排球,立即扣殺。而要做高科技的垃圾桶,先無聲地、毫無反應地接收孩子的不良情緒,然後進行分解、分類,提取可再生、可利用的物質。找出原因,化解矛盾,並且盡可能地轉化為(wei) 積極因素。千萬(wan) 不要讓青春期和應考期再疊加家長的更年期。

  要時刻關(guan) 注孩子的情緒波動,提升到其生命安全的高度。每年都有與(yu) 高考有關(guan) 的輕生事件,而每個(ge) 事故都有征兆,家長一定要預防在先,在保持充分溝通的前提下,及時了解孩子遇到的問題,同時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反常現象。比如,常常發呆,唉聲歎氣,女孩流淚,男孩發飆。比如,平時總是吵鬧的孩子突然變得很少說話,不理人;平時安靜的孩子突然變得話很多,自言自語或罵罵咧咧,動不動就生悶氣或者發脾氣。

  孩子如果動作幅度大且粗暴,摔東(dong) 西,撕書(shu) 本等,發泄心中的不滿,反而是好事。就怕沒有機會(hui) 發泄,“不定時炸彈”隨時有可能爆炸。還有明顯吃得少、吃得慢,或吃得快、吃得多,睡得太早或太遲,睡得不安穩、不停地翻身,穿衣打扮突然很隨意或突然很講究……家長就要注意進一步觀察,增加交流,找到變化的原因。(作者係中國關(guan) 工委教育中心特聘專(zhuan) 家)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