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後大學生研發彝漢互譯軟件助力扶貧
“現在我媽媽隨時都可以通過‘涯悠’給我打電話了。我等這天,已經等了三年多了……”5月16日,在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舉(ju) 辦的一場名為(wei) “未來”的發布會(hui) 上,95後彝族大學生勒苦伍牛惹為(wei) 來賓講述了母親(qin) 給他打電話的故事。
發布會(hui) 推介的產(chan) 品是一款名為(wei) “涯悠”的專(zhuan) 門針對彝語人群的手機應用軟件,這款軟件的開發者,正是西南石油大學2016級測繪專(zhuan) 業(ye) 的彝族學生勒苦伍牛惹和他的小夥(huo) 伴們(men) 。
“初中畢業(ye) 後,我從(cong) 昭覺老家考上了西昌的高中。媽媽平時想要給我打電話,隻能去村委會(hui) 找人幫忙。智能手機對她而言,就像一塊磚頭,因為(wei) 她不識漢字,不懂漢語。”勒苦伍牛惹說。
那時,勒苦伍牛惹就想,手機裏要是有彝漢互譯的軟件就好了,可找遍了整個(ge) 應用商店,他都沒有發現具有彝漢互譯功能的App。“與(yu) 外界溝通不暢成了彝族同胞走出大涼山的攔路虎,也是我們(men) 彝族同胞脫貧致富路上的絆腳石。”勒苦伍牛惹對此深有體(ti) 會(hui) 。
到了西南石油大學上學之後,老家的一些親(qin) 戚來成都看病、辦事,總是要把勒苦伍牛惹叫上幫忙翻譯。這種情況多了之後,勒苦伍牛惹決(jue) 定自己設計一款具有彝漢互譯功能的手機App。
2017年初,在勒苦伍牛惹組織下,一個(ge) 由彝、漢族大學生組成的創業(ye) 團隊正式成立。團隊吸引了武漢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大學生加入,成員有經濟學、會(hui) 計學、市場營銷、計算機技術等專(zhuan) 業(ye) 背景。
經過團隊一年的努力,“涯悠”1.0版於(yu) 2018年正式推出。可由於(yu) 功能單一、語言庫數據較少等原因,App並沒有得到預期的好評,這給了團隊當頭一棒。
“做出1.0版本,已經花了五六萬(wan) 元,可母親(qin) 依然不會(hui) 打電話。”勒苦伍牛惹下定決(jue) 心,“無論多難都要把語音交互功能這塊最硬的骨頭啃下來。”
2019年,技術團隊開始開發“涯悠”2.0版。“升級後的‘涯悠’,讓我和我母親(qin) 的聯係從(cong) 單向變成雙向,她不用再苦等我每周的定時電話,而是在每一個(ge) 想我的時刻,隻要按著彝語語音助手就可以隨時隨地接通電話。”勒苦伍牛惹說,這個(ge) 功能可以為(wei) 彝族同胞解決(jue) 因語言不通而帶來的不便。
“現在母親(qin) 隻需要用彝語對著‘涯悠’說給我打電話,電話立馬就能撥出去了。”勒苦伍牛惹說,“涯悠”可以看作彝語版“小愛同學”,人們(men) 用彝語提問,然後它就會(hui) 智能地給出回答。
改變還不止這些。團隊做了個(ge) 大膽的決(jue) 定:把“涯悠”功能豐(feng) 富化,提供彝族音樂(le) 在線服務,以此增強用戶黏性。“能歌善舞是彝族人的特點,彝族音樂(le) 一直是彝族人民情感表達的重要途徑,我們(men) 離不開音樂(le) 。”
“我們(men) 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專(zhuan) 家顧問團,他們(men) 中有在彝語翻譯領域兢兢業(ye) 業(ye) 十幾年的語言顧問專(zhuan) 家,也有在彝族音樂(le) 道路上一直努力奔跑的彝族音樂(le) 人,如發布多張專(zhuan) 輯的彝人傳(chuan) 奇組合等。”團隊主要成員米色阿昌介紹說。
測試版2.0上線一個(ge) 月的注冊(ce) 用戶量便達到兩(liang) 萬(wan) 。目前,“涯悠”已簽約1500多位彝族音樂(le) 人、視頻創作者、民間藝術家與(yu) 非遺傳(chuan) 承人,為(wei) 他們(men) 提供創作空間和平台,共有45萬(wan) 注冊(ce) 用戶,擁有5000餘(yu) 件獨家音樂(le) 作品,1.3萬(wan) 餘(yu) 件優(you) 秀民族文化作品,建起了全網最全最集中的彝族音樂(le) 曲庫。
在學校雙創中心的幫助和支持下,由勒苦伍牛惹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正式成立,並入駐成都新都區創業(ye) 園區。
公司聘用了10多名專(zhuan) 職軟件工程師,進行網頁設計、手機App功能的開發和完善。項目也先後獲得了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四川金獎、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ye) 大賽三等獎、2019四川電子商務青年創新創業(ye) 大賽一等獎等獎項。
“在疫情期間,我們(men) 把與(yu) 疫情相關(guan) 的視頻翻譯成彝文視頻,在‘涯悠’上播放量超過100萬(wan) 次,傳(chuan) 播防控知識,提高彝族同胞防控意識。”勒苦伍牛惹介紹說,團隊還在大涼山建立了3家“涯悠”商城實體(ti) 店,優(you) 先雇用彝族貧困戶,帶動貧困戶就業(ye) 15人。
“涯悠”,在彝語中是土豆的意思。“土豆是我們(men) 彝族群眾(zhong) 的主食,我是吃土豆長大的,所以我想把‘涯悠’做成我們(men) 彝族精神生活的必需品。”勒苦伍牛惹說,“希望通過我們(men) 的努力,‘涯悠’能成為(wei) 彝人的火塘,讓彝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時,拓寬彝族同胞脫貧致富的道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一束微光的力量——記帶動大學生就業的自主脫貧戶宗巴
宗巴怎麽也想不到,五年前被識別為建檔立卡戶的自己,有一天竟然能帶動大學生就業。今年28歲的宗巴,過去是林周縣阿朗鄉嘎列村人。阿朗鄉屬高寒牧區,自然資源貧乏。 [詳細] -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班戈縣舉辦2020年第一期專場招聘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黨委、政府關於促進西藏高校畢業生及農牧民就業創業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班戈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批示精神。[詳細] -
青年學生直播“帶貨” 湖北秭歸臍橙大賣
“為鄂助力,為湖北拚單!”“讓我們一起為湖北助力打call!”日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近千名學生同時開啟網絡直播,為湖北“帶貨”,助力湖北秭歸臍橙、茶葉等農特產品的銷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