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安市滻灞第一中學陝藏家庭:愛心“雲”結對 “六一”更暖心

劉兆春 王莉 發布時間:2020-06-01 09:43:00來源: 西藏日報

  “爸啦,今天我在陝西有了一個(ge) 新家,家裏有爸爸、媽媽,陝西阿爸的個(ge) 頭很高,陝西阿媽還說等周末了要接我回陝西的家裏,給我做好吃的……”七年級二班卓瑪拉姆通過微信視頻和遠在西藏阿裏的家人分享著她的好消息。

  為(wei) 了讓學校2019級106名來自雪域高原的藏族孩子感受到古城西安的溫暖,在第70個(ge) 國際“六一”兒(er) 童節之際,西安市滻灞第一中學開啟“雲(yun) 端”尋找愛心結對家庭的活動。

  “‘我在西安有個(ge) 家’是學校的一個(ge) 特色活動,今年因為(wei) 疫情的原因,參與(yu) 活動的愛心家長不能到活動現場,所以我們(men) 就以‘雲(yun) 端’為(wei) 橋,為(wei) 藏族學生和他們(men) 在西安的家人搭建了溝通的橋梁。”西安市滻灞第一中學校長高根宏介紹說,這也是學校給孩子們(men) 準備的“六一”特殊禮物。

  “在西安吃得慣嗎?最近天氣熱,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等下個(ge) 周末,我開車帶你回家裏過周末,給你包餃子。”

  “西安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也有很多好吃的,等周末了,我們(men) 去學校接你一起回鄉(xiang) 下的老家,到時候我們(men) 一起拍照片,一起燒烤……”

  “謝謝阿爸的鼓勵,我會(hui) 好好學習(xi) ,長大後為(wei) 家鄉(xiang) 和國家作貢獻”

  “等你們(men) 去西藏了也一定要去我家,我要把你們(men) 介紹給我西藏的家人和朋友,告訴他們(men) 你們(men) 是我在西安的陝西阿爸、阿媽”……

  愛心“雲(yun) ”結對活動現場,視頻的一邊,卓瑪拉姆、旦增紮西等106名西藏班學生自信而又大方地向陝西的阿爸阿媽熱情地介紹著自己的家鄉(xiang) ;視頻的另一邊,來自西安交大附中分校、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區等市區內(nei) 106名學生及其家長發出了盛情的邀請,希望孩子能回家過周末,同時,來自陝西阿爸阿媽的噓寒問暖也讓遠離家鄉(xiang) 求學的藏族孩子過了一個(ge) 開心更暖心的“六一”兒(er) 童節。

  陝藏友誼,源遠流長。作為(wei) 陝西省“智力援藏”工程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2013年滻灞一中開展陝藏家庭結對活動以來,學校已經為(wei) 748名西藏班孩子找到了西安的家。

  多年來,來自社會(hui) 各界和兄弟學校的誌願者們(men) 也盡己所能地關(guan) 心、關(guan) 愛西藏班的孩子,讓他們(men) 充分感受到來自親(qin) 人的關(guan) 愛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2019年,滻灞一中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光榮稱號。學校還成立了“我在西安有個(ge) 家”家長聯誼會(hui) ,建設民族團結教育基地,設立“我在西安有個(ge) 家”活動基地。

  此外,滻灞一中還實施混班教學和混班住宿,使遠離家鄉(xiang) 的藏族孩子感受到陝藏親(qin) 如一家的幸福,讓西安的孩子結識藏族朋友,也讓陝藏孩子共同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同時,締結血濃於(yu) 水的民族情誼。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小小少年 大大能量

    作為班裏的語文課代表,次旦群措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學習較差的學生溫習功課。[詳細]
  • 習近平寄語廣大少年兒童

    希望廣大少年兒童刻苦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磨練堅強意誌,鍛煉強健體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詳細]
  • 西藏昌都芒康縣鹽井中學:團結花開滿校園

    在“茶馬古道、善妙之地”芒康,矗立著一個民族團結的大家庭——鹽井中學。高娥擔心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得褥瘡,經常給婆婆換洗衣物,擦洗身體,從不嫌髒嫌累,直到婆婆去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