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特殊培養管理辦法》出台 優秀學員申報上一級專業技術職務時可優先推薦

韓海蘭 發布時間:2020-06-17 09:59: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西藏商報

  為(wei) 解決(jue) 西藏人才培養(yang) 、引進和留住的特殊困難,2009年,經國務院批準,由人社部牽頭、財政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聯合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啟動西藏少數民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特殊培養(yang) 工作(以下簡稱“西藏特培”)。那麽(me) ,西藏特培包含哪些內(nei) 容,如何進行學員選拔,考核優(you) 秀的學員有哪些優(you) 勢呢?自治區人社廳近日出台的《西藏少數民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特殊培養(yang) 管理辦法》給出了詳細解答。

  為(wei) 進一步加強和規範西藏特培,結合西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實際,自治區人社廳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管理處對《西藏少數民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特殊培養(yang) 管理暫行辦法》(藏人社廳發〔2010〕35號)進行了修改完善,並於(yu) 近日出台了《西藏少數民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特殊培養(yang) 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介紹,西藏特培包括內(nei) 地培養(yang) 和專(zhuan) 家服務兩(liang) 項內(nei) 容。其中,內(nei) 地培養(yang) 是指每年從(cong) 西藏選拔一定數量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到內(nei) 地高校、科研院所 和企事業(ye) 單位,進行為(wei) 期1年的特殊培養(yang) 和實踐學習(xi) 。專(zhuan) 家服務是指每年組織1批專(zhuan) 家服務團到西藏開展谘詢、義(yi) 診、講學、培訓和技術指導等服務活動,加快西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的知識更新,促進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的傳(chuan) 播、推廣和應用。

  麵對難得的特培機遇,西藏各行各業(ye) 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早已做足了準備。那麽(me) ,在名額有限的條件下,哪些人員可以參加西藏特培呢?

  自治區人社廳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管理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西藏特培人員的選拔,是以西藏國有企事業(ye) 單位、非公有製經濟組織中從(cong) 事專(zhuan) 業(ye) 技術工作的中、 高級職稱的少數民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為(wei) 主,也可選拔部分長期在藏工作的優(you) 秀漢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

  同時,西藏特培重點選拔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相對集中的教育、衛生、農(nong) 牧等基礎領域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並有針對性地選拔培養(yang) 高原生物、特色旅遊文化、綠色工業(ye) 、邊貿物流、市場營銷、礦產(chan) 資源等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和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基層一線、邊境縣工作的專(zhuan) 業(ye) 技術骨幹。從(cong) 事管理工作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往屆西藏特培學員一般不列入推薦對象。

  選拔條件除熱愛祖國、擁護黨(dang) 的領導等硬性條件外,還應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急需緊缺專(zhuan) 業(ye) 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一線、邊境縣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可放寬至初級職稱。此外,《辦法》進一步放寬年齡限製,即參加工作時間不少於(yu) 5年,距法定退休年齡2年以上便可申報參加西藏特培。

  一年的特培,不僅(jin) 肩負著派出單位和培養(yang) 單位的任務,也承載著自治區人社廳的信任與(yu) 希望。因此,學員培訓期滿,將由自治區人社廳負責結業(ye) 考核,考核結果分為(wei) 優(you) 秀、合格、不合格三個(ge) 等次。

  相較於(yu) 之前的考核,《辦法》規定考核不限優(you) 秀比例。確定為(wei) 優(you) 秀考核等次的學員,在申報上一級專(zhuan) 業(ye) 技術職務時同等條件下優(you) 先推薦,任職年限可減少一年,視為(wei) 任現職期間繼續教育達標,免於(yu) 任現職期間職稱業(ye) 務考試,在職稱評審時可作為(wei) 一項省部級獲獎加分項。

  總的來說,《辦法》緊貼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和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從(cong) 優(you) 化人選質量、確保培養(yang) 效果等幾個(ge) 方麵重點對學員選拔範圍和條件、學員管理、學員考核等內(nei) 容進行了修改完善充實。進一步提高了學員的培養(yang) 質量,激勵學員在培養(yang) 期間認真學習(xi) ,返崗後發揮骨幹、示範和帶動作用。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